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阳别王道思三首·其三》
《丹阳别王道思三首·其三》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

徒抱弹冠意,迂疏自可嗤。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丹阳别王道思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对比了书生与官员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王道思的羡慕之情。

首句“书生多落魄”,点出了书生们普遍面临的困境和挫折,暗示了他们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接着,“羡子最逢时”一句,转向对王道思的赞美,认为他恰逢好时机,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两句,通过服饰的差异来象征身份地位的高低。绣服代表官员的显赫,青衿则象征书生的职位。这里不仅描绘了两者的外在形象,也暗含了对王道思官运亨通的肯定。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进一步赞扬了王道思在技艺和文采上的卓越表现。铸人之道,可能是指他在政务或技艺方面的高超才能;倚马,即倚靠在马上,比喻文思敏捷,下笔如飞。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王道思在专业领域内的杰出成就。

最后,“徒抱弹冠意,迂疏自可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王道思那样在仕途上取得成功的一种无奈和自我解嘲。弹冠,原指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后引申为准备做官之意。迂疏,形容人的行为不切实际,缺乏条理。这两句既流露出对王道思的钦佩,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生与官员不同命运的对比,以及对王道思个人才华和官运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题寿椿轩

江左风流不乏人,能将佳思洗埃尘。

坐中炜烨当时士,庭下扶疏上古椿。

日永清阴怒鹏翼,月明翠影闹龙鳞。

云泥路绝无由到,犹欲乘槎一问津。

(0)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示余将游焉用次其韵·其一

曾为惠山客,心已寄苍茫。

知今几何时,常在山间堂。

淹留情莫蛰,怅望身疑翔。

联翩得秀句,古殿逢灯光。

耳冷彻孤韵,神幽拂清香。

买舟行有期,此兴安能忘。

(0)

路西庄绝句

麦未登场已插秧,更忧雨过水还伤。

一生能着几量屐,白发萧萧祇管忙。

(0)

同子椿游三品石诗井寻三阁故基久之因以次韵

桑柘丘墟辇路长,景阳依旧在山阳。

石标官品名常在,井记胭脂迹半荒。

吊古漫劳兴感慨,寄怀聊以共彷徉。

相看等是未推枕,何日同惊梦后粱。

(0)

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其三

子默清真本绝伦,羊昙仍是个中人。

林泉不作南风竞,旗帜还因对垒新。

金矿跃垆元有艳,冰壶莹月旧无尘。

何妨再葺昆阳战,寻邑师行固不贫。

(0)

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其二

相逢怀抱各全开,蔚结才舒倏又来。

倾倒已辜将进酒,追随休赋上林回。

临分莫作楚愁叹,故事须询河朔杯。

看取滁翁宜自警,空将遗恨感苏梅。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