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汪以南归途见寄》
《次韵汪以南归途见寄》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身轻更觉马蹄轻,倦听昕堂讲鼓声。

示病早能效摩诘,赋归真复继渊明。

食租近郭膏腴足,卜筑依山爽垲成。

疾寄新诗似怜我,弃田捐宅不聊生。

(0)
翻译
身体轻盈更觉马蹄轻快,厌倦了寺庙里的讲经鼓声。
疾病初起就效仿王维的风格,回归田园生活真如陶渊明一般。
住在靠近城郊的地方,丰饶的土地足以供应食物,选择依山而建的房子,环境宜人。
他通过新诗表达对我的关心,放弃田产和住宅,生活无望。
注释
身轻:形容身体轻盈。
马蹄轻:马跑得轻快。
倦听:厌倦倾听。
昕堂:寺庙讲堂。
讲鼓声:讲经的鼓声。
效摩诘:效仿王维(王维字摩诘)。
赋归:回归田园。
渊明:陶渊明(陶潜字渊明)。
膏腴:肥沃的土地。
卜筑:选择建造居所。
爽垲:清爽干燥的好地方。
疾寄:通过诗表达疾病或忧愁。
怜我:怜悯我。
弃田捐宅:放弃田产和住宅。
不聊生:无法维持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的路上所感所思,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身轻更觉马蹄轻”表达了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而“倦听昕堂讲鼓声”则透露出一种厌倦与孤独的情感。

“示病早能效摩诘,赋归真复继渊明”一句,诗人通过提及古代名医和文学家的典故,表达了对自己疾病的担忧以及希望能够继续文学创作的愿望。这里的“示病”可能是指身体上的不适,也可能隐喻着精神上的苦恼。

接着,“食租近郭膏腴足,卜筑依山爽垲成”两句,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自得其乐。

最后,“疾寄新诗似怜我,弃田捐宅不聊生”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和悲凉。这里的“疾寄新诗”表明了诗人急于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传达出去,而“弃田捐宅不聊生”则是对生活困顿的一种无力感受。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自我的反思和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冬夜二首·其二

岁晚转无趣,席门谁驻车。

涧泉分当井,山叶扫供厨。

谋拙从人笑,身闲读我书。

幸知霜霰晚,时得灌园蔬。

(0)

广化遇雨

浮云蔽高峰,台殿延晚色。

风声转谷豪,雨脚射山白。

东楼瞰虚明,龙甲排松柏。

萧森异人境,坐视动神魄。

撞钟寺门掩,晚霁尚残滴。

相携下山去,尘静马无迹。

归来解鞍歇,新月如破璧。

但恐桃花源,回舟已青壁。

(0)

十一月七日五首·其二

寒暑添线衲,朝晡折足铛。

无言病居士,面壁老胡僧。

佛祖岂欺我,乾坤终有凭。

穷年无一事,高卧醉腾腾。

(0)

至日有感

前年至日在何处,寒事萧萧客许昌。

乞火夜温行客酒,披裘晓冒五更霜。

暮投阳翟荒凉驿,正见人家灯火光。

饥马卧嘶毛瑟缩,羸童晓对色苍茫。

二年旅宦孤村僻,东望归心洛水长。

佳节几逢长索寞,我生何事苦凄凉。

更无宾客青山满,只有风霜老树苍。

昭代宁须厌留滞,冯公白首任为郎。

(0)

醉宿慈氏院晨起

痛饮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待晓窗明。

风松一夕清无限,垆火三更暖有情。

孤阁鸣钟天黯惨,寒山戴雪晚峥嵘。

年来渐向深杯怯,强学刘伶欲解酲。

(0)

福昌杂咏五首·其五

满目凄凉供客愁,断霞残照想沧洲。

风云萧瑟三川夜,星斗纵横万壑秋。

骑省衰迟空作赋,荆蛮留滞感登楼。

迷魂不待巫阳些,自有骚词继远游。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