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其一》
《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久缺笺筒到霅滨,相逢依旧气如春。

深藏尺璧元无价,时击圆蓍尚有神。

桑梓兵戈三峡路,衣冠文物五朝人。

片时略得陪清话,一扫胸中万斛尘。

(0)
翻译
长久以来未曾收到书信,直到霅水之滨与你重逢,你的气息依然如春天般温暖。
你深藏的珍贵如尺璧,本就无价,而你运用占卜的圆蓍,依然展现出神奇的力量。
家乡饱受战乱侵扰,三峡之路满目疮痍,你身为五朝人物,见识丰富。
短暂的相聚,得以聆听你的清谈,仿佛一扫我心中的万千尘埃。
注释
久缺:长时间没有。
笺筒:书信筒。
霅滨:霅水边。
深藏:深深珍藏。
尺璧:珍贵的玉璧。
无价:无法估量的价值。
桑梓:故乡。
兵戈:战争。
三峡路:三峡地区的道路。
衣冠文物:社会风俗和文化。
五朝人:历经多个朝代的人。
略得:稍微得到。
陪清话:清谈陪伴。
万斛尘:极多的忧虑或尘世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久违友人重逢之喜悦,以及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珍视之情感的诗作。

"久缺笺筒到霅滨,相逢依旧气如春。"

这里,“久缺”意味着长时间没有见面,而“笺筒”是一种古代书信的包装方式。诗人用“霅滨”来描绘重逢之地,或许是指一处幽静的水边胜地。“相逢依旧气如春”表达了两人重逢时,那份久违而又温暖的情谊,就像初春般温柔和煦。

"深藏尺璧元无价,时击圆蓍尚有神。"

“深藏尺璧”可能是比喻诗人对知识或才华的珍视,而不轻易展露。“元无价”则表明这些宝贵之物无法用金钱衡量。接着,“时击圆蓍”指的是偶尔以文字(或诗歌)来抒发心中所积累的情感和智慧。这里“尚有神”意味着诗人认为这种文化和情感的传承依然充满了生命力。

"桑梓兵戈三峡路,衣冠文物五朝人。"

“桑梓”指的是故乡或安稳的地方,而“兵戈”则是战争的象征,这里结合“三峡路”,可能在描绘一处被战乱影响的历史名胜。“衣冠文物”强调了文化遗产和知识份子的重要性。诗人提及“五朝人”,暗示对历代文人学士的尊重。

"片时略得陪清话,一扫胸中万斛尘。"

这里,“片时略得陪清话”表达了即便是短暂的时间内与知己交谈,也能带来心灵上的净化和愉悦。“一扫胸中万斛尘”则比喻通过这次交流,诗人心中的烦恼和尘埃得以洗涤。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且透露出他对友情、文学和历史的珍视,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忆湘湖

菱叶初肥稻叶黄,茅椽八九在中央。

日斜驱犊笆篱外,水落叉鱼略彴旁。

云阵半浮山面白,竹风时作雨声凉。

秋来更有牵情处,紫蟹黄鸡恣意尝。

(0)

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岷涛万里望中收,振策危矶最上头。

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

永嘉南渡人皆尽,建业西风水自流。

洒酒重悲天堑险,浴凫飞燕满汀洲。

(0)

观音岩

白鹦鹉小穿云幕,碧海波澄浸石扉。

一片岩前秋月影,凉风吹上藕丝衣。

(0)

观田魏二廷尉射歌

魏子手挽高丽弓,气满两石开青虹。

田郎亦自号猛手,谈笑弯弓自裹肘。

秋风系马古原下,合耦翩翩习步射。

眼中何有百步的,彊干惯使千年柘。

共惊二子手法利,突如流星中如树。

侧身仰视秋云开,飞鸟顾之不敢度。

壮哉二子气如虹,左挥右霍真两雄。

燕山秋高太白动,寒日猎猎吹胡风。

前时出军大同垒,红缨白马多乳子。

柔丝斗弩不解持,吹竽之滥诚可嗤。

彼乳子者何足道,可惜王师直为老。

吁嗟田魏二子真雄才,高坛大纛何有哉。

(0)

九湾

若非蹈今涂,昨日险亦足。

果然备层峻,蛇鬼犹踯躅。

两崖穷登顿,相对不去瞩。

稍焉历其巅,许身已平陆。

俯仰前后视,乃知多岸谷。

足迹信延袤,目境自蹙缩。

鸿飞已青冥,背翩犹遭触。

深薄警营魄,幽幻豁心目。

(0)

湖中曲二首·其一

春风吹柳柳丝黄,更有梅花满路香。

客去主留湖月白,明朝依旧醉春光。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