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
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翌结。弓剑冗。
苔花碑字灭。远水残阳西下,今人见、古时月。
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
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翌结。弓剑冗。
苔花碑字灭。远水残阳西下,今人见、古时月。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霜天晓角·王陵夕照》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暮蝉声咽"以蝉鸣声的低沉消逝,渲染出傍晚的寂静与凄凉。"几树白杨叶"则点明了季节,白杨叶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细看云岚旧隐,遗庙在、表忠烈"通过云雾缭绕的山峦和古老的庙宇,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忠烈人物的追思。
"翌结。弓剑冗"暗示了英雄的遗迹已显荒芜,只剩下破败的弓箭和兵器。"苔花碑字灭"进一步描绘了岁月侵蚀的痕迹,碑文上的文字已被青苔覆盖,难以辨识。"远水残阳西下"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在远处水面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
最后两句"今人见、古时月"寓意深远,说明尽管人事变迁,但亘古不变的是那轮照耀过古人和今人的明月,引发了对历史长河中永恒主题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以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忠烈精神的敬仰。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
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看团团、一物大如杯,时复几何秋。
俯天涯海角,今来古往,人物如流。
想见霓裳歌罢,无物与浇愁。
惟有当时树,香满琼楼。
谁念南楼老子,倚西风尘满,心事悠悠。
便班姬袖里,明月一时休。
叹年年、吹箫有约,又一番、鹤梦雪堂舟。
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
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太丘晚节,把家事、一切传他谌纪。
业已休休,又谁解露绶,会稽郡邸。
张丈殷兄,阮生朱老,相与为唇齿。
酒楼犹记,谪仙尝醉于此。
一二耆旧贻书,新来强健否,问年今几。
谢傅当时,却因个甚,抛了东山起。
对局含嚬,闻筝堕泪,围在愁城里。
吾评晋士,不如归去来子。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
笑量窄才悭,卷无警策,杯有留残。
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
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数年前乞挂衣冠。
耄矣尚盘桓。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
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
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