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
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沧洲一叶,待借君、回我炉亭春意。
突兀灵光无立壁,八面江风寒齿。
响屐廊深,笼门槛赤,数月今才几。
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
我本高卧墙东,何知人事,推枕为君起。
憔悴庚寅何足记,不觉联翩宾戏。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绝少澄心纸。
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的《念奴娇·其四》。从内容上看,诗人在沧洲借用一片叶子比喻自己的处境,希望能够回到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炉亭,那里有春天的气息。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无所依傍的状态,用“突兀灵光”形容一种难以捕捉的神秘力量,而“八面江风寒齿”则是对周围环境的刻画,表现出一种孤寂和冷清。诗中还提到“响屐廊深”,可能是在描写一个幽静且不为人知的地方。
接下来的“千年未论,岂无数十年计”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的时间感的反思,似乎在问我们如何衡量岁月。而“推枕为君起”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再重要,但依然难以忘怀。
“白雪阳春,黄鸡唱日”,这里借用了“白雪”和“黄鸡”的意象来描绘一种纯净而又生动的景象,而“绝少澄心纸”则是在表达一种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最后,“我歌草草,和章有例还例”,诗人似乎在用自己的歌声回应着某种既定的节奏或规律,这里可能隐含了对文学创作的一种自觉。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又细腻的人生哲思。
久客若飞蓬,年年气味同。
犹欣容榻地,更得化人宫。
郁勃炎蒸极,巍峨栋宇雄。
疏林碎摇月,虚馆迥含风。
万户轩楹外,三山指顾中。
灵潮自朝夕,大舶各西东。
怅望关河远,苍茫云海空。
馀生寄闲旷,任运学庞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