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台花榭寄尘踪,名籍蓬莱第几宫。
晚出人间风露表,佩声夜夜响瑶空。
柳台花榭寄尘踪,名籍蓬莱第几宫。
晚出人间风露表,佩声夜夜响瑶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哀思与怀念。
首句“柳台花榭寄尘踪”,以柳台和花榭为背景,暗示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寄托了对尘世生活的感慨。柳台花榭,既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人生短暂与美好的隐喻,通过“寄尘踪”三字,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痕迹的追忆与怀念。
次句“名籍蓬莱第几宫”,将逝者的身份与地位提升至仙境蓬莱,暗示了逝者在生前拥有不凡的地位或成就,同时又以“第几宫”留下了一丝神秘感,让人联想到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的尊贵地位。
第三句“晚出人间风露表”,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离开人世的情景,用“晚出”二字,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逝者离世时的不舍与无奈。同时,“风露表”则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接近自然的氛围,仿佛逝者已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一句“佩声夜夜响瑶空”,以夜间的瑶空为背景,通过“佩声”这一细节,生动地再现了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形象。佩声的回响,不仅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存在,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回忆、对其身份地位的赞美、以及对其离世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扶颠而持危,在天下大势。
拨乱而存亡,在国家大计。
一司一事间,未足系兴替。
马援为郡守,尚不屑烦细。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违戾。
况为公与卿,不思大经济。
今大姓黠羌,几倍过汉世。
中有根木存,犹在加护卫。
大都如弈棋,败局如已逝。
如有一胜著,败乃以胜继。
巽当知衡权,是乃德之制。
果哉末之难,圆神妙龟筮。
愿言其吉凶,大辟天地闭。
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
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
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
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
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
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
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
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
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
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
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
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
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
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
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
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
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
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
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
自叹水一杯,孰救炎火炽。
伤心复伤心,竟夕不能寐。
《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其二》【宋·包恢】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自叹水一杯,孰救炎火炽。伤心复伤心,竟夕不能寐。
https://shici.929r.com/shici/Ldzh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