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老偕三寿,家肥赋万钟。
给扶灵杖稳,赐礼紫泥封。
青冢连双璧,苍精蛰二龙。
春风吹宰树,萧飒垄头松。
身老偕三寿,家肥赋万钟。
给扶灵杖稳,赐礼紫泥封。
青冢连双璧,苍精蛰二龙。
春风吹宰树,萧飒垄头松。
这首挽词描绘了一位逝者的尊贵与荣耀,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其生前的显赫地位和身后哀荣的场景。首先,“身老偕三寿”,以“三寿”象征长寿,表达了对逝者长寿一生的赞誉。接着,“家肥赋万钟”,“万钟”原指古代的一种量器,这里借指财富丰饶,描绘了逝者家庭的富裕。
“给扶灵杖稳,赐礼紫泥封”,这两句描述了为逝者举行的庄重仪式,灵杖的稳固显示了对逝者的尊重,而“紫泥封”则暗示了皇家或权威机构的正式认可和追赠,进一步彰显了逝者的崇高地位。
“青冢连双璧,苍精蛰二龙”,“青冢”可能是指墓冢,与“双璧”并列,可能象征着逝者墓地的庄严与珍贵;“苍精蛰二龙”则运用了神话元素,暗示逝者灵魂的安宁与祥瑞,同时也可能寓意其生前的威严与力量。
最后,“春风吹宰树,萧飒垄头松”,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春风吹过“宰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重生,而“萧飒垄头松”则可能代表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松树常被赋予坚韧不拔的品格,此处可能寓意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品质将永存人间。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既赞美了逝者的生前辉煌,又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荣誉与家族传承的深刻理解。
如此清宵,雨雨风风,更长自支。
想云波涨晓,寒侵素袜,花魂泣夜,怨入灵旗。
阆苑烟凉,瑶台玉瘦,莫道人间总不知。
淋铃苦,怅灯前坐久,帐里来迟。相逢待诉相思。
但跨鹤、仙山袖便携。
奈杭州衫色,空沾酒晕,河阳帽影,尚恋愁丝。
绛蜡双心,红霞一口,君问归期未有期。
知何日,是香盟证处,好梦圆时。
十里银花,千家火树,凤城今夕何年。
玉宇高寒,举头又见婵娟。
东皇漫道春如海,尽六街、风物凄然。最堪怜。
酒满琼筵,人在愁边。
客中纵有闲歌舞,便消磨艳冶,都付樽前。
佳节魂销,负他人月双圆。
鱼龙曼衍长安好,庆良宵、梅影清妍。莫流连。
急管繁弦,梦断情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