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风行》
《北风行》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古风

古申城边秋风落,北风惨惨夜复作。

玄冬烟雾卷寒沙,白昼雷霆出阴壑。

寒沙阴壑画难开,万里悲风何壮哉。

高空落木下不止,长路断蓬吹更回。

严威著地坤维裂,鹰隼入谷龙蛇结。

寒云冻月光杳冥,荒台古林气慄冽。

郭西村舍虽近城,萧条尽日无人行。

门前但闻衰柳折,墙外秪听枯桑鸣。

邻翁岁暮缺衣褐,茅屋欹斜用绳缚。

尘生釜甑暗不扫,寒入肌肤利如割。

堂上书生感岁侵,临风三叹不成吟。

暮花飘扬不可见,病叶憔悴伤人心。

出门黯淡天无色,冲飙四来山为黑。

黄河欲度波浪阴,沧海无梁星斗仄。

严霜大雪来几时,葳蕤朱凤号南极。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北风行》描绘了深秋时节申城边的严酷景象。首联“古申城边秋风落,北风惨惨夜复作”以秋风和北风的凄厉开启,渲染出寒冷的气氛。接着,“玄冬烟雾卷寒沙,白昼雷霆出阴壑”进一步描绘冬季的阴霾和雷鸣,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浑。

诗人通过“寒沙阴壑画难开,万里悲风何壮哉”表达对壮丽景色的感慨,而“高空落木下不止,长路断蓬吹更回”则寓言人生的无常与坚韧。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运用“严威著地坤维裂,鹰隼入谷龙蛇结”象征大地的肃杀和生物的蛰伏,以及“寒云冻月光杳冥,荒台古林气慄冽”来刻画冬夜的寂静和荒凉。

诗中还描绘了乡村的萧瑟景象,如“郭西村舍虽近城,萧条尽日无人行”,以及村民生活的困苦,“邻翁岁暮缺衣褐,茅屋欹斜用绳缚”。诗人借这些细节展现出民生疾苦,最后以“出门黯淡天无色,冲飙四来山为黑”和“黄河欲度波浪阴,沧海无梁星斗仄”象征着困境中的迷茫和无奈。

结尾两句“严霜大雪来几时,葳蕤朱凤号南极”预示着更为严峻的寒冬将至,而“朱凤”作为瑞鸟,其哀号又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整体来看,《北风行》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深沉情感的咏冬之作,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次韵斯远二十七日道中见怀二首·其一

去冬黄公亭,咏诗看梅花。

深行或山崦,纵步亦水涯。

虽知追随乐,固有间阔嗟。

词锋君莫当,锐甚如莫邪。

我欲尾其后,志局道苦遐。

千年定藏山,一世斯名家。

(0)

次韵和答斯远见过书所见

来归仅兼旬,来过已云屡。

共耽林刹深,同赏溪亭露。

浊清一再行,俊逸今古句。

或哦山更幽,或咏舟横渡。

竟日为之留,曛黑始能去。

昔人物外游,隐遁亦数路。

于今区中缘,向背岂同趣。

我非韩伯休,君殆黄叔度。

莫嗟声气卑,但恐岁月遽。

解嘲乃文嬉,宾戏盖言谕。

陶写固不恶,沈溺斯可惧。

人虽或我宽,我则难自恕。

望望独行忧,瘽瘽良友助。

(0)

次韵元衡病酒伏枕

阴从元日到人日,四体不佳真若病。

每烦从事与料理,百战不能图一胜。

几思屏去不复亲,茗碗薰炉事閒静。

鸣鸠聒聒殊未已,门外雨狂风亦横。

此时但觉浊醪贤,少日漫知黄卷圣。

(0)

寄成父

屡约过茅舍,终成觅顺舟。

书来勤问讯,病去苦淹留。

邂逅行人往,丁宁药物求。

那知空怅望,直恐遂沈浮。

篱菊犹青蕊,鬓毛非黑头。

平生爱此节,今岁祇空酬。

度日浑无赖,期君得散忧。

柴车夙须办,草径扫令幽。

岂乏登临处,堪为耳目谋。

跻攀无脚力,梦寐想神游。

(0)

张次律见招欲同一诗人饮既见乃新定远令刘旦元赞也诘朝与之别别后寄之并寄次律

张侯呼我饮,云欲醉诗人。

我愧野无格,君能高出尘。

句中真有画,笔下信如神。

不待平生识,由来一语亲。

众皆嫌坦率,意独取天真。

颇恨匆匆别,殊乖款款陈。

王官欣旧辙,蛮语昧初询。

起此穷途哭,端非倾盖新。

度江风吼夕,发轫雪飞晨。

行路嗟离阔,题诗报苦辛。

(0)

晨起行菜

勿谓山园瘠,能令菜本肥。

相虽无肉食,谷免病年饥。

看此鲑三九,何时腰十围。

试评能自照,孰愈莫胜衣。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