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新花样满肩挑,红烛小双包。
绣球菱角花篮子,更累垂、满架葡萄。
火判朱衣宝带,天官羽葆云轺。
风输走马阅前朝,灯市摁星桥。
春风十里春明路,簇春光、万盏高烧。
凤辇鳌山旧梦,千金一刻今宵。
时新花样满肩挑,红烛小双包。
绣球菱角花篮子,更累垂、满架葡萄。
火判朱衣宝带,天官羽葆云轺。
风输走马阅前朝,灯市摁星桥。
春风十里春明路,簇春光、万盏高烧。
凤辇鳌山旧梦,千金一刻今宵。
这首诗描绘了晚清时期京城元宵节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节日的热闹气氛。
首句“时新花样满肩挑”,生动地描绘了街头巷尾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新鲜玩意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红烛小双包”、“绣球菱角花篮子”、“更累垂、满架葡萄”等细节,展现了元宵节期间人们喜庆的装饰和美食,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火判朱衣宝带,天官羽葆云轺”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元宵节的灯火辉煌与皇家的仪仗队进行对比,突出了节日的盛大与庄严。而“风输走马阅前朝,灯市摁星桥”则通过自然界的微风与古代的马车,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赋予了节日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风十里春明路,簇春光、万盏高烧”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京城,灯火璀璨,春光明媚,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面。最后,“凤辇鳌山旧梦,千金一刻今宵”以凤辇(皇帝的车驾)和鳌山(元宵节的大型装饰物)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幸福时刻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晚清时期元宵节的盛况,既具有历史的深度,又富有生活的温度,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