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界·其一》
《三界·其一》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地属元三令,风回更幅蒲。

橹声攲枕里,灯影到家初。

稍觉身何有,行当梦亦无。

平生不耕食,五斗欲谁辜。

(0)
注释
地属:地域归属。
元三令:元三的管辖。
风回:微风回荡。
更幅蒲:水面如幅展开。
橹声:摇橹的声音。
攲枕里:倚着枕头。
灯影:灯光。
到家初:刚刚照进家门。
稍觉:渐渐感到。
身何有:身体的存在感。
行当:即将。
梦亦无:进入梦境。
平生:一生。
不耕食:不从事农耕。
五斗:五斗米。
欲谁辜:又能怪罪于谁。
翻译
这里属于元三的管辖区域,微风吹过,水面如幅展开。
在摇橹声中,我倚着枕头,灯光刚刚照进家门。
渐渐感到身体的存在变得模糊,即将进入梦境。
我一生不事农耕,即使只有五斗米的俸禄,又能归咎于谁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地属元三令,风回更幅蒲"表达了春天到来,大自然更新变化的景象,而"橹声攲枕里,灯影到家初"则是夜晚的宁静,只有织布机的声音和摇曳的灯光陪伴。诗人似乎在向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稍觉身何有,行当梦亦无"表达了对肉体束缚的轻视,以及对现实与梦境区别不大的淡漠。

最后两句"平生不耕食,五斗欲谁辜"则是诗人对传统的农耕生活和物质追求的反思。他不愿意像普通人一样为了五斗米而奔波,体现了他对于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自序

一剑辞家竟陆沉,梦思空向故庐深。

槎迷河汉千年恨,树隔关山万里心。

衣垢正怜贫未去,镜明忽有老相寻。

春归不与人为约,青草催诗亦懒吟。

(0)

挥麈堂二首·其二

恋宿怀安物我齐,况兼两世四持麾。

可怜园内乐成日,却被官中捉去时。

李郭诗篇怀旧迹,欧梅歌舞怅新知。

多应日后清宵梦,频到姑溪溪水湄。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四

拨开若耶溪上云,高挂峨嵋峰顶月。

大用不存轨则,瞎人何止一城。

无毫发间,无前后际。

只今吴越令行,恼乱春风未已。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九

元正新改旦,举则旧公案。

料掉没交涉,闰年春色晚。

(0)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杂咏百有一首名胜留题亦多未免皆泥乎神仙之说来徵余吟余谓神仙之事深言之则似诞今诸贤所赋无复馀蕴使余更下注脚不愈诞乎且人生一世苟能超然达观惟适之安斯人中之仙已岂必十洲三岛间之谓哉因即此意赋十章·其五

秋池清晓濯玄云,鸲眼辉涵紫玉文。

细字黄庭应写就,莫将容易博鹅群。

(0)

如京至西兴阻风雨

月将圆夜出乡关,才到西兴月又残。

老去问名先已懒,近来行路觉尤难。

云烟漠漠吴山暗,风雨潇潇浙水寒。

识破人生真逆旅,此身何处不堪安。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