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四》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偈颂

拨开若耶溪上云,高挂峨嵋峰顶月。

大用不存轨则,瞎人何止一城。

无毫发间,无前后际。

只今吴越令行,恼乱春风未已。

(0)
鉴赏

这首诗以若耶溪上的云和峨嵋峰顶的月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空灵壮阔的画面。诗人通过“拨开”二字,赋予了自然景象以动态感,仿佛在引领读者穿越云雾,直抵月光之巅。这种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大用不存轨则,瞎人何止一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传统束缚和常规规则的质疑,以及对自由精神的向往。这里的“大用”指的是宏大的作用或力量,“不存轨则”意味着不被既定的规则所限制,而“瞎人何止一城”则可能暗喻那些被传统观念蒙蔽、失去自我洞察力的人,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城市,而是普遍存在于社会中。

接下来的“无毫发间,无前后际”,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无边界,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触及心灵深处的境界。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禅宗中的“无我”、“无相”思想,即超越个体的局限,达到一种与宇宙万物同在的境界。

最后,“只今吴越令行,恼乱春风未已。”这两句似乎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讽刺,指出尽管有权威的命令(“吴越令行”可能象征着某种权力或规则),但依然无法完全控制或改变自然界的规律(“恼乱春风未已”)。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类行为影响有限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然、自由、超越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和黄秀才

羹藜饭糗自无馀,身世萧条亦自如。

十里溪山连枕席,一堂风月伴琴书。

畹兰幸袭仙人佩,径草欣承长者车。

四海弟兄非浪语,先生何恨九夷居。

(0)

登上封三绝·其一

仰止高高几梦思,跻攀乘兴遂忘疲。

直须驻足青冥上,方信前山次第卑。

(0)

试后书怀

踏遍天涯路,春三秋又三。

文章与时背,言语对人惭。

湖海气何馁,山林分未甘。

闲僧时过我,挥麈共玄谈。

(0)

山中作

村居便野性,况复是清秋。

为爱山间好,因成旬日留。

林深喧鸟雀,露重滴松楸。

昨夜新寒入,篝灯覆弊裘。

(0)

送松坡下第调官南归

同点龙门额,君先赋式微。

自怜为客久,不忍送人归。

受钺张油幕,行囊富綵衣。

江干回首处,云树两依依。

(0)

送后村去国二首·其一

人言责备过春秋,笑出修门肯怨尤。

去国早知如许急,劝君何事莫来休。

是非不信无公论,胜负常关第一筹。

史笔未青先结局,天刑人祸免推求。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