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玩芳草,公子未西归。
天然脱去雕饰,秋水落芙蕖。
发轫朝兮东壁,弭节夕兮西极,故国入踌躇。
梦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鸩不好,凤不利,忆三闾。
算来何事,苦道岁晏孰华余。
首拜东皇太乙,复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
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谁与玩芳草,公子未西归。
天然脱去雕饰,秋水落芙蕖。
发轫朝兮东壁,弭节夕兮西极,故国入踌躇。
梦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鸩不好,凤不利,忆三闾。
算来何事,苦道岁晏孰华余。
首拜东皇太乙,复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
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谁与玩芳草,公子未西归。”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似乎有某个公子在外游玩,而诗人却独自留下,等待他的归来。这里的“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天然脱去雕饰,秋水落芙蕖。”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景物的转换,从繁复到简约,从华丽到素净。“秋水”和“芙蕖”共同构建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画面,芙蕖是莲花的一种,常用来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发轫朝兮东壁,弭节夕兮西极。”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车马行走方向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离别和流转的感觉。东壁与西极形成了一个空间上的广阔感,使人联想到古代士大夫游历四方的情景。
“故国入踌躇。” 这一句表露出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踌躇”二字传达了一种犹豫不决的复杂情绪,仿佛在说,即便是远离家乡,也总难以割舍那份对故土的情感。
“梦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 梦境中的迷茫和现实中对星辰的观察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内心的困惑与寻求方向的心情。南斗星象是古代中国用来定位和导航的重要参考,“扶疏”则意味着细数和理解。
“鸩不好,凤不利,忆三闾。” 这里诗人通过对鸟类行为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鸩、凤都是古代吉祥鸟类的象征,但它们的不佳表现引起了诗人的怀旧之情。“忆三闾”中“三闾”可能是指故乡或特定的地方,这里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思。
“算来何事,苦道岁晏孰华余。” 这两句诗人在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所剩无几的青春。从字面上看,“算来”意味着盘算过往,“何事”则是对过去经历的一种质疑。而“苦道岁晏孰华余”则表达了对于年华易逝、时光不再的痛惜和无奈。
“首拜东皇太乙,复次云君司命。” 这两句诗人通过祭祀天地之神,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境遇的一种无力感。这里的“东皇太乙”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天帝,“云君司命”则可能是指掌管云雨和生命的神灵。
“高曳九霞裾,山鬼正含睇。” 这两句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的一种敬畏与向往。九霞裾象征着仙境的美好,而山鬼则是古代传说中居住在深山中的神灵。
“慕我欲何如。” 这句诗人自问,表露出一种迷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里的“慕”字意味着怀念与向往,而“欲何如”则是一种无奈的追问,似乎在询问自己的未来将会如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描写,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对生命、时光、故乡等主题的深刻反思。
人言太白豪,其诗丽以富。
乐府信皆尔,一扫梁隋腐。
馀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何至昌谷生,一一雕丽句。
亦焉用玉溪,纂组失天趣。
沈宋非不工,子建独高步。
画肉不画骨,乃以帝闲故。
金鞍骤紫陌,讵识林下胜。
石苔为谁碧,我辈坐乃称。
丝毫无愧容,照此冷泉镜。
竹树亦如我,不与春色竞。
匏尊未用酌,一见百虑醒。
土囊发饕风,无波此终定。
革履汉臣心,恐未敌兹莹。
木杪夜月孤,庶其许相映。
惟菊可配松,受命天地正。
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润。
未言制颓龄,且用乐野性。
严霜百草死,后皇布肃令。
始知贞劲节,老硬异脆嫩。
俗圃莳红卉,赖君古道振。
斥谓非其类,一洗灵均恨。
骚人昔所餐,此辈何敢竞。
恶紫如恶莠,鲁叟遁无闷。
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
我家黄山百里远,两峰插天翠如剪。
归心久落故溪云,柁转不由船不转。
采茶斸药呼邻翁,藉草地宽何不容。
挟兔园册教儿童,菜饱无异禄万钟。
底须太史占星聚,世人寻觅无知处。
海内故人脱相思,江东渭北空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