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
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
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念奴娇·自填曲子》。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深沉情感和独特的生活态度。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自己创作并演唱诗歌,不受传统格式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自由不羁的情怀。而“眼瞎背驼”则是对那些官样文章的嘲讽,认为它们毫无生气和个性。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
这句中,“摺起残编”可能指的是词人翻阅残缺的诗书,而“寄声太乙”则是表达了对远古先贤的怀念之情。这里的“不必烦藜杖”意味着对于世俗的名利追求并不在意。
"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词人似乎主张让位给后来者,让他们占据更高的位置,这反映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
这里的“安乐值几多钱”可能是在探讨生活中的幸福与物质价值之间的关系,而“且幅巾绦褐”则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
"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词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似乎在强调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
这里提到的“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些隐逸和高士,他们不以名位为重,而词人也不在乎世间的评价。
"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中某种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词人对于自由创作、淡泊名利和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静的心灵状态。
岳麓轩窗方在目,云生忽收图画轴。
软风为作白头波,倒帆断岸渔村宿。
灯火荻丛营夜炊,波心应作出鱼儿。
绝怜清境平生事,蓬漏孤吟晓不知。
朱门连大藩,知是故人宅。
登门一笑欢,忘其身是客。
丛林断岸西,聚落一水隔。
欲知往来数,鸡犬亦相识。
人情改朝夕,世议苦迫窄。
公辈月轮高,不涴浊流色。
拨书卧清晓,井汲闻馀滴。
职严宾谒少,境静意自适。
嗟余眷闾里,边风马嘶北。
公贤义当亲,此外吾何择。
瘴痾苏昼簟,小寝喧鼻息。
梦惊哦公诗,清欢洗岑寂。
碧梧翠竹闻家子,琼树瑶林物外人。
千古文章随逝水,一生气义属飘尘。
匡生左里人何在,南浦东湖迹已陈。
想见九原托体处,白杨荒草不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