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人祝多子,患寡不患小。
林虑行且歌,自喜身已老。
五月日可畏,不践门前道。
北窗足虚闲,清风飒然到。
况有樽中物,玉山恣倾倒。
黄河或可断,世事未云了。
封人祝多子,患寡不患小。
林虑行且歌,自喜身已老。
五月日可畏,不践门前道。
北窗足虚闲,清风飒然到。
况有樽中物,玉山恣倾倒。
黄河或可断,世事未云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在林虑山中行歌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在酒中的自在与超脱。诗人通过“封人祝多子,患寡不患小”这一开篇,巧妙地引入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即关注于丰富而非数量,强调精神的满足胜过物质的充裕。
接着,“林虑行且歌,自喜身已老”两句,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态,即使身处自然之中,也能以歌为伴,享受岁月带来的宁静与满足。这种对年龄的欣然接受,是对生命阶段的一种积极态度。
“五月日可畏,不践门前道”则暗示了诗人对炎热夏日的避让,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清凉。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保护。
“北窗足虚闲,清风飒然到”描绘了诗人静坐北窗下,享受清风拂面的惬意,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虚闲”,不仅指空间上的空旷,更是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况有樽中物,玉山恣倾倒”表达了诗人面对美酒时的豪放与洒脱,将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完美结合。而“黄河或可断,世事未云了”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无奈与对永恒不变的渴望,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自我与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华与简朴之间寻求平衡的生活哲学。
虎头不以丹青闻,亦不愿策词场勋。
飞而食肉万里相,直与禹迹穷风云。
单书立偃鲸鲵浪,尺棰能穿虎豹群。
扫瘴铜标伏波塞,挥炎羽扇渡泸军。
舌端芝草九光色,腹里龙泉七曜文。
有酒时夸北海相,无钱却爱信陵君。
辅吴将军张子布,每推元叹参幕府。
钱塘健儿裂肝胆,北平飞将归肺腑。
万户侯章许谁夺,五单于颈唯吾组。
纵横巨笔抹燕然,罩历长绳贯元兔。
天下英雄尽公等,老夫楚服甘龃龉。
壮心几遣唾壶缺,侠语终为蒲团阻。
酒阑听汝歌都护,乌鹊翻呼曙星吐。
似闻书记礼曹丘,莫令但奏渔阳鼓。
兼兼借比未能双,尽日鸳鸯戢在梁。
丘伯易占何相薄,卢生难软片鮹僵。
年来罗网浑巫蛊,尔辈疮痍尚稻梁。
骚简半为鱼所尽,泪痕多是吊鸾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