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螺江上梅花暮。有姑射、神仙侣。
剩把明珠倾满斛。
老仙源委,玉妃风韵,真是欺蛮素。
彩鸾齐跨山中去。浑似天台旧时路。
试问风流春几许。
芳心嫩叶,如今时候,好景才三五。
青螺江上梅花暮。有姑射、神仙侣。
剩把明珠倾满斛。
老仙源委,玉妃风韵,真是欺蛮素。
彩鸾齐跨山中去。浑似天台旧时路。
试问风流春几许。
芳心嫩叶,如今时候,好景才三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江景画面。开篇"青螺江上梅花暮",设定了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背景:在青螺江畔,春天的傍晚时分,梅花正值盛放之际,营造出一份静谧与纯净的氛围。紧接着"有姑射、神仙侣",诗人引入了神话色彩,增添了一丝超自然的奇幻感,仿佛诗人自己也身处在这神秘的江畔,与传说中的仙侣共享这份美好。
"剩把明珠倾满斛"一句,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致的赞叹与惊喜。这里的“明珠”可能指的是梅花或江水中的倒影,意境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无限的向往。
"老仙源委,玉妃风韵,真是欺蛮素"几句,更是深化了诗人对于这份自然之美与超凡脱俗之间的情感交融。这里的“老仙”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喻,或是对某位仙人的敬仰,而“玉妃风韵”则可能暗示了一种高贵而不染尘世的气质。
"彩鸾齐跨山中去",画面转向天空,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生动活泼的景象。"浑似天台旧时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景的熟悉与怀念,仿佛这是一个久违而又重逢的情景。
末尾两句"试问风流春几许。芳心嫩叶,如今时候,好景才三五",诗人似乎在追问春天的韵味有多少,同时也在感叹眼前的美景是多么珍贵和短暂。这里的“好景”、“三五”,可能暗示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美好瞬间的无常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运用鲜明的色彩描写、神话想象以及个人情感的投射,塑造出一个既梦幻又生动的春日江景。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与无限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