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怀·其二》
《书怀·其二》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古人不可见,古书今可求。

寻源谢潢污,至味捐珍羞。

朝曦去还至,夜炬燃复休。

从此饱文字,不闻饥饿愁。

(0)
翻译
古代的人无法再见,但古籍现在还能寻求。
追寻源头避开浑浊,珍贵的书籍放弃视为平常。
朝阳升起又落下,夜晚的火炬燃烧后又熄灭。
从此沉浸在知识中,再听不见饥饿的忧虑。
注释
古人:指古代的人。
不可见:无法亲眼见到。
古书:古代的书籍。
今可求:现在仍然可以寻找。
寻源:追寻源头。
谢潢污:避开浑浊的源泉。
至味:极好的味道,比喻珍贵的事物。
捐珍羞:放弃珍视的东西,这里指看淡珍贵的书籍。
朝曦:早晨的阳光。
去还至:升起后又落下。
夜炬:夜晚的火把。
燃复休:燃烧后又停止。
饱文字:饱读诗书,沉浸在文字中。
饥饿愁:饥饿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书怀(其二)》,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知识的敬仰与追求。首句“古人不可见”,寓言般地表达了对逝去先贤的怀念,他们虽已不在,但他们的智慧和精神犹在古籍中流传。次句“古书今可求”则强调了通过阅读古书,我们可以探寻前人的智慧,获取无尽的知识。

“寻源谢潢污,至味捐珍羞”进一步阐述了对学问的执着,如同从污浊中寻找源头,舍弃世俗的浮华,追求真知。接下来两句“朝曦去还至,夜炬燃复休”运用比喻,形容读书人昼夜不停,如晨曦和夜火般持续学习,体现了勤奋好学的精神。

最后两句“从此饱文字,不闻饥饿愁”表达了读书带来的满足感,通过文字的滋养,诗人心灵得到充实,不再为生活中的物质匮乏或忧虑所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教于乐,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再和前韵荅韩都宪·其三

待漏曾陪紫禁门,气豪云梦羡胸吞。

持平难解奸臣忿,忍耻常怀逐客冤。

望眼空悬栖凤阁,澡身欲借洗头盆。

喜逢伯乐能知己,朝夕能忘国士恩。

(0)

和内阁李学士赏花诗·其一

青宫出阁正年芳,礼蕝先当习太常。

翰学八人期会合,宫花一夜巧铺妆。

珍羞旋簇筵前绮,金印初封肘后黄。

独乐争如能与众,共将高咏送清觞。

(0)

送韩旸布政致仕还越

阳春到处辄回苏,老去辞荣乃丈夫。

已负盛名垂汗简,只馀清节湛冰壶。

归田早办欧公录,赐地应分贺监湖。

鹤骨松姿行益健,幽寻不必倩人扶。

(0)

陈恭侍郎父静诚先生挽诗·其一

九霄云尽六龙飞,启沃深劳补万机。

凤驾屡过诸葛径,鱼竿独慕子陵矶。

朝端勋旧俱丹毂,马上山人尚白衣。

完璧莫伤归梦早,圣皇谕祭古今稀。

(0)

雪坡为顾维周赋

六出纷纷费剪裁,侯门深积静无埃。

一帘梅月朝犹在,满地梨云晚未开。

坐想琪花敲玉斝,行看珠履散瑶台。

雅怀对此多清赏,司马应专作赋才。

(0)

觞月楼

午夜清辉万里同,开樽邀玩绮楼东。

金波散彩明虚牖,绿蚁浮香注碧筒。

汗漫神游银汉表,风流人在玉堂中。

寒芒吸尽襟怀爽,吟就翩翩气吐虹。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