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宁二首·其一》
《南宁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一驻南宁五月馀,始因送远过僧庐。

浮屠绝壁经残燹,井灶沿村见废墟。

抚恤尚惭凋弊后,游观正及省耕初。

近闻襁负归猺獞,莫陋夷方不可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守仁在南宁停留五个月期间的所见所感。首句“一驻南宁五月馀”,点明了诗人在此地逗留的时间之长。接着,“始因送远过僧庐”一句,透露出诗人是为了送别而偶然经过一处僧舍,引出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

“浮屠绝壁经残燹”描绘了僧舍所在的山壁上,佛经残破,历经战火的痕迹,展现出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井灶沿村见废墟”则进一步描述了村庄的荒凉景象,井和灶台旁是废弃的房屋,一片废墟,暗示了战乱后的惨状。

“抚恤尚惭凋弊后”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及时给予受灾地区足够援助的自责与愧疚之情。“游观正及省耕初”则转而描写诗人此时正好有机会观察到当地开始进行农事活动的情景,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最后,“近闻襁负归猺獞,莫陋夷方不可居”两句,通过听说的消息,展现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偏远地区生活条件艰苦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这些地方难以居住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后南宁地区的社会面貌,既有对历史伤痕的反思,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题句容宰王氏槐轩

蝉声凄断午窗凉,嘉树阴深夹道傍。

云影翠连书幌暗,风花黄衬马蹄香。

牛刀漫试弦歌静,蚁梦初酣岁月长。

亦有雄文堪黼藻,它年重上晋公堂。

(0)

寄永福寺友人刘润芳·其一

故里云松不厌看,又飞金锡度长干。

钟山得似芝山好,道海何加学海宽。

羡尔心如禅定久,愧予身与客毡寒。

自从别后音书隔,天外征鸿字字安。

(0)

望夫石歌

一从藁砧去,无心事机杼。

暮暮复朝朝,凝情立江渚。

归帆数尽不见夫,夫不归来心独苦。

宁知幻化只斯须,留得虚名竟何补。

胡不当初莫嫁轻薄儿,贪名徇利轻别离。

何不终身学取秋胡妻,采桑纺绩为裳衣。

人心孰不恋乡土,百年会有归来时。

汝夫若戍交河北,天下有时征战息。

汝夫若把奇策干王侯,名成也合衣锦图归休。

乌栖故林,狐正首丘,丈夫安得长远游。

胡为朝望复暮望,化作石头在江上。

室中有儿,堂上有姑,姑老无所养,儿幼谁人扶。

儿无母兮走茕茕,姑失妇兮啼呜呜。

汝夫一朝还,汝已化为石,石在路傍夫不识。

夫心始悔不早归,石本无情岂相忆。

相忆知奈何,有泪如雨空滂沱。

古来贞节人,湮没何其多。

石在天地间,万古不可磨。

石不磨,名岂灭,只恨恩情中道绝。

遂令江上远行人,见此应须悔离别。

君不见苍梧万仞湘水深,竹上斑斑泪如血。

(0)

回至徽州寄吴则敬

满地风尘又暮秋,昔游唯见水东流。

萧萧木叶迷行迹,濯濯江花带别愁。

元亮归山非爱酒,仲宣怀土莫登楼。

别来空有思亲梦,飞过三山白鹭洲。

(0)

遣兴五首·其五

食肉有不甘,茹荼乃如荠。

驷马怀隐忧,韦布颜无泚。

寸丹既融通,万理谅昭洗。

衰荣各有定,何必劳尔尔。

挑灯读我书,文字浩无涘。

白首穷一经,得禄未足喜。

舍已以从人,园庐任荆杞。

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

(0)

送章允明赴山西佥宪

琪树分阴日已凉,之官万里趣行装。

塞鸿南向风云迥,宛马西来道路长。

水落石汧秋漠漠,山连秦陇树苍苍。

远人互市心愉悦,共沐皇恩雨露香。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