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晦庵先生定王台韵》
《和晦庵先生定王台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前王千载后,奕代几人来。

汉事一抔土,湘祠数仞台。

山容青拱揖,树影绿周回。

客有登临者,犹存陟屺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ānxiānshēngdìngwángtáiyùn
sòng / céngbǎi

qiánwángqiānzǎihòudàirénlái

hànshìpóuxiāngshùrèntái

shānróngqīnggǒngshùyǐng绿zhōuhuí

yǒudēnglínzhěyóucúnzhìāi

翻译
从前的君王历经千年,后续又有多少代人出现。
汉朝的遗迹只剩下一抔黄土,湘妃祠堂却依然高耸如几仞之台。
山势仿佛向人们深深鞠躬,绿树环绕其周遭。
若有游子登高望远,仍能感受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前王:过去的君王。
千载:千年。
奕代:多代。
汉事:汉朝的事迹。
抔土:一捧土,象征遗迹。
湘祠:湘妃祠堂。
数仞台:很高的台子。
山容:山的形态。
拱揖:像人鞠躬一样。
树影:树的倒影。
绿周回:绿色环绕。
客有:有游客。
登临:登山游览。
陟屺:登高望远,屺指孤山。
哀:哀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历史的沧桑与自然景观交融的画面。开篇“前王千载后,奕代几人来”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王朝兴替历史长河中人物变迁的沉思。"汉事一抔土,湘祠数仞台"则是说到历史遗迹仅剩泥土,而古代祭祀之地也只剩下几座台阶。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接着,“山容青拱揖,树影绿周回”一段,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山色苍翠如同古人的礼仪之手(拱揖)相似,树木投下浓密的绿荫,环绕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最后,“客有登临者,犹存陟屺哀”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行者,对于那些仍可见到的遗迹仍怀有一丝哀伤之情。"陟屺"一词在此处用来形容古代祭祀的土丘,这种哀伤之情正是对过往文明的缅怀和敬畏。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历史与自然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题崇果寺

十八岩前罗汉竹,百千洞里老龙泉。

山僧约我重来日,花落花开五百年。

(0)

送道者归闽省亲

采药求仙碧海东,客行重入故乡中。

铜盘露滴三秋月,玉杵霜飞五夜风。

榕叶尽从来后老,桃花只是去时红。

南真奕世多仙气,衡岳峰头几岁逢。

(0)

北山尼寺

客中无事强登山,为爱清空压市寰。

坏榻火寒茶灶静,古祠香冷石炉閒。

风生春水起龙甲,雨落晴阶点豹斑。

松牖不扃人不到,时看巢燕自飞还。

(0)

武夷山

宴罢曾孙不再期,彩桥断绝可胜悲。

药炉火冷丹升鼎,坐石云閒鸟护棋。

白凤舞空银阙迥,青鸾度嶂玉笙随。

仙翁已许丹台约,拟濯尘缨向水湄。

(0)

都下偶成

玉泉远接禁沟流,辇路春深碧草柔。

细柳望迷秦女馆,清池学弄楚人舟。

尊前艳态初疑月,云里新声欲变秋。

不道有人骑瘦马,夕阳春树起高愁。

(0)

次韵送虞伯生使蜀降香

城南尺五去天低,回首彤楼十二梯。

六月岷山犹有雪,三春云栈迥无泥。

浣花溪上看秧马,芳草渡头闻竹鸡。

见说草堂遗构在,公馀须到锦城西。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