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无为治,蛮方译献通。
布衣空白屋,朱绂满金宫。
城郭旌旗静,乾坤壁垒空。
时清耻无用,独独叹秋风。
圣代无为治,蛮方译献通。
布衣空白屋,朱绂满金宫。
城郭旌旗静,乾坤壁垒空。
时清耻无用,独独叹秋风。
这首明代诗人李辕的《秋夜杂兴四首(其四)》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圣代无为治"表达了对政治清明、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政策的赞美,意味着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蛮方译献通"则暗示了边疆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睦,显示出国家的强大和包容。
"布衣空白屋,朱绂满金宫"通过对比,展现出普通百姓生活简朴,而皇宫中官员众多,富贵荣华的景象。"城郭旌旗静,乾坤壁垒空"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连城郭上的旗帜都显得静谧,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一片安宁。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这种安逸中,"时清耻无用,独独叹秋风"流露出一种时不我待、才志未展的感慨。在国泰民安之际,诗人自嘲无用,只能独自对着秋风感叹,寓含着对自己才能未被充分施展的惋惜和对个人价值未能实现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盛世为背景,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个人境遇的独特见解。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
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
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
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
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
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
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
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
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
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是身,朽者是骨。
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
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读书乐》【明·李贽】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是身,朽者是骨。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https://shici.929r.com/shici/kbD2582.html
寄语青山,为我筑、数椽茅舍。
更计较、凿斯池也,衡门之下。
屋后十弓放笋竹,墙边五亩栽桑柘。
还留些、隙地种梅花,依台榭。北海钓,南山射。
东墅弈,西园画。有邻翁来往,鸡豚春社。
笑问老妻能去否,蒿簪藜杖归休罢。
但囊中、尚乏买山钱,从天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