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云松不厌看,又飞金锡度长干。
钟山得似芝山好,道海何加学海宽。
羡尔心如禅定久,愧予身与客毡寒。
自从别后音书隔,天外征鸿字字安。
故里云松不厌看,又飞金锡度长干。
钟山得似芝山好,道海何加学海宽。
羡尔心如禅定久,愧予身与客毡寒。
自从别后音书隔,天外征鸿字字安。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寄永福寺友人刘润芳(其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松树的喜爱以及对友人刘润芳的深深思念。首句“故里云松不厌看”,描绘了诗人对家乡松树的眷恋,即使远在他乡,也难以忘怀。次句“又飞金锡度长干”暗指友人出家为僧,以“金锡”象征僧人的行脚,跨越遥远的距离。
接下来,“钟山得似芝山好,道海何加学海宽”两句,将钟山(南京名胜)与芝山(可能指友人所在的永福寺所在之地)相提并论,赞美友人所在之地的美好,并感叹佛法无边,学问之海广阔无比。
“羡尔心如禅定久,愧予身与客毡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内心平静、修行深厚的羡慕,同时自谦自己身处异乡,生活清苦,对比之下,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自从别后音书隔,天外征鸿字字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离后的音讯不通,只能仰望天际的雁阵,寄托对友人的关切和问候,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佛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世科赫奕登相续,官守端方石介如。
无节能开河内禀,进身耻觅帝城书。
秩终九品人称屈,善积千年庆有余。
马耳家声无失坠,二雏努力大门闾。
清源吾爱陈来叔,紫帽家声蔼月评。
苦学心能通造化,择交足不出门庭。
人知长宋名先弟,谁识子由文胜兄。
听取缙绅传好语,可轩后有两魁星。
吾爱清源颜养仁,笔端有力重千钧。
奇才自合巍收第,他巧何妨且进身。
我老无能惟喜士,君名若出定惊人。
元宵相聚过寒食,不污东风一点尘。
吾爱清源陈顺夫,妙龄足迹江湖上。
三湘舟里诗成束,百尺楼前酒满壶。
科目岂淹真后杰,世间谁饱满侏儒。
长安贵宦门如市,还有樽前此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