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首句“袂判平山十五年”,“袂判”指官职,“平山”可能是地名或官职名称,表明友人徐介卿在官场中辛勤工作了十五年之久,终于迎来召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喜迎召节下楼船”,则形象地描绘出朋友接到任命后的喜悦心情和即将启程的场景。“交情一见岁寒在”说明诗人与徐介卿虽久未相见,但旧情依然,岁月更替之中友谊不减。"世事几番春梦然"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迁和个人理想的感慨,宛如一场春夜之梦,恍惚之间。
“谋佚老”意指退隐田园,享受晚年宁静生活。"公今此去类登仙"则是诗人对徐介卿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能在仕途中一帆风顺,如同登仙一般。
最后两句“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表达了朋友临别时的惜别之情。诗人提议与友人共饮长沙美酒,劝告他不要过多留恋往昔的欢乐时光,以及在边塞中围坐灯火旁谈论古今的乐趣。
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黔江远从思播来,黔中五溪此其一。
东出涪陵与涪会,日抱岚光照城壁。
去年黔安方解缆,久倦崎岖喜飞疾。
惊湍骇浪或当道,万马奔驰两锋镝。
偶然划过脱重险,千悔中流无路出。
瞿塘乘涨秋下峡,猿啸穿流夜投驿。
鱼腹未葬身尚在,虎牙屡磨魂已失。
巫阳一岁却归来,还向江前酒重沥。
鳞甲材毛诸品类,众生与佛心无二。
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
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
磨刀着火或研齑,口不能言眼还觑。
或槌磕,或刀刺,牵入镬汤深可畏。
㷟燖毛羽括皮鳞,刮脊剜心犹吐气。
美君喉,誇好味,劝子劝妻言俊利。
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
命才终,冤对至,面睹阎王争敢讳。
从头一一报无差,炉戾镬汤何处避。
劝贤豪,须戒忌,莫把众生当容易。
食他一脔脔还他,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兼能买放生,免入阿鼻无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