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其二》
《徐介卿赴召经筵二诗送之·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

(0)
注释
袂判:分离。
平山:比喻长久的分别。
十五年:时间跨度。
召节:召回的命令或使者。
楼船:古代大型船只。
交情:友情。
岁寒:比喻艰难困苦的时刻。
春梦:比喻短暂易逝的事物。
然:如此,这样。
谋佚老:规划安享晚年。
佚老:安逸的晚年生活。
类登仙:像神仙一样超脱。
长沙酒:长沙产的美酒。
灯棋:灯下对弈。
汉边:汉代边境,这里泛指边疆。
翻译
十五年来分别如隔平山,欣喜迎接你乘坐楼船归来。
多年的友情经得起岁月考验,世间人事变换如同春梦般短暂。
我也打算回归享受晚年生活,而你这次离去仿佛升仙一般。
让我们暂且畅饮长沙美酒,不要再去回忆灯下棋局和边疆的话题。
鉴赏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首句“袂判平山十五年”,“袂判”指官职,“平山”可能是地名或官职名称,表明友人徐介卿在官场中辛勤工作了十五年之久,终于迎来召唤,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喜迎召节下楼船”,则形象地描绘出朋友接到任命后的喜悦心情和即将启程的场景。“交情一见岁寒在”说明诗人与徐介卿虽久未相见,但旧情依然,岁月更替之中友谊不减。"世事几番春梦然"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变迁和个人理想的感慨,宛如一场春夜之梦,恍惚之间。

“谋佚老”意指退隐田园,享受晚年宁静生活。"公今此去类登仙"则是诗人对徐介卿的鼓励和期望,希望他能在仕途中一帆风顺,如同登仙一般。

最后两句“一杯且酌长沙酒,莫忆灯棋话汉边”表达了朋友临别时的惜别之情。诗人提议与友人共饮长沙美酒,劝告他不要过多留恋往昔的欢乐时光,以及在边塞中围坐灯火旁谈论古今的乐趣。

整首诗充满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题南龛寺·其一

岩下楩楠秋复春,当年觞咏悉名臣。

旧游已去成陈迹,佳句还如见古人。

(0)

凌霄花

凌波条体纤,柔枝叶上缀。

青青乱松树,直干遭蒙蔽。

不有严霜威,焉能辨坚脆。

(0)

榆钱

镂雪裁绡个个圆,日斜风定稳如穿。

凭谁细与东君说,买住青春费几钱。

(0)

寄耿天骘二首·其一

海棠妍媚露桃红,高卧遥知锦绣中。

欲问何时渡江去,看花准拟趁春风。

(0)

黔江

黔江远从思播来,黔中五溪此其一。

东出涪陵与涪会,日抱岚光照城壁。

去年黔安方解缆,久倦崎岖喜飞疾。

惊湍骇浪或当道,万马奔驰两锋镝。

偶然划过脱重险,千悔中流无路出。

瞿塘乘涨秋下峡,猿啸穿流夜投驿。

鱼腹未葬身尚在,虎牙屡磨魂已失。

巫阳一岁却归来,还向江前酒重沥。

(0)

戒杀文

鳞甲材毛诸品类,众生与佛心无二。

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

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

磨刀着火或研齑,口不能言眼还觑。

或槌磕,或刀刺,牵入镬汤深可畏。

㷟燖毛羽括皮鳞,刮脊剜心犹吐气。

美君喉,誇好味,劝子劝妻言俊利。

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

命才终,冤对至,面睹阎王争敢讳。

从头一一报无差,炉戾镬汤何处避。

劝贤豪,须戒忌,莫把众生当容易。

食他一脔脔还他,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兼能买放生,免入阿鼻无问地。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