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有不甘,茹荼乃如荠。
驷马怀隐忧,韦布颜无泚。
寸丹既融通,万理谅昭洗。
衰荣各有定,何必劳尔尔。
挑灯读我书,文字浩无涘。
白首穷一经,得禄未足喜。
舍已以从人,园庐任荆杞。
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
食肉有不甘,茹荼乃如荠。
驷马怀隐忧,韦布颜无泚。
寸丹既融通,万理谅昭洗。
衰荣各有定,何必劳尔尔。
挑灯读我书,文字浩无涘。
白首穷一经,得禄未足喜。
舍已以从人,园庐任荆杞。
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
这首明代诗人刘琏的《遣兴五首(其五)》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人生哲理。首句“食肉有不甘,茹荼乃如荠”以饮食为喻,暗示对世俗生活的不甘与无奈,如同吃肉却感到不满足,饮苦茶犹如嚼荠菜般苦涩。接下来,“驷马怀隐忧,韦布颜无泚”描绘了自己虽身处高位,但内心充满忧虑,而普通百姓则无需掩饰情绪。
“寸丹既融通,万理谅昭洗”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内心的领悟,使道理得以清晰,尽管世事变迁,个人的品性应如一。他认识到“衰荣各有定”,不必过于执着于得失,这体现了他的超脱态度。
“挑灯读我书,文字浩无涘”描述了诗人深夜研读,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即使穷尽一生钻研一经也不觉满足。然而,“得禄未足喜”表明他认为仅凭俸禄并非真正的快乐。
最后两句“舍已以从人,园庐任荆杞”表达了诗人愿意放下自我,随和他人,对于生活环境的简陋也毫不在意,而“忧思不能眠,叹息增徙倚”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无法排解的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深沉思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画鳞难画龙,画树难画松。
龙乃神物善变化,几人曾见破壁来虚空?
松之视龙势不异,离奇蟠曲难形容。
谁摹此图真妙手,双松矫矫如双龙。
爪破白日拿云雨,咫尺庭阴青万重。
祖枝孙干相追逐,生怕茅屋摇秋风。
朅来移挂傍几榻,猛然惊醒午梦浓。
绕阶而走心胆落,满庭云气生窗栊。
日暮萧斋兀愁坐,夜梦已到扶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