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第十五祖真赞》
《第十五祖真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石彪肉醉,木驹夜嘶。我此三昧,非识情知。

应缘而现,不落思惟。是故钵水,以针投之。

如仲尼韶,如子期琴。又如萧何,而识淮阴。

无言可寄,无迹可寻。粲然现前,传之以心。

穴像之目,我岂慢神。指树之耳,我知其因。

物我如是,所立皆真。随其妙用,见我全身。

稽首真慈,为僧中王。如万星月,见者清凉。

尚以众生,不信为伤。盖盲者咎,非光掩藏。

(0)
鉴赏

这首诗《第十五祖真赞》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通过奇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佛法高深境界的理解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石彪肉醉”、“木驹夜嘶”,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神秘与超脱。接下来的“我此三昧,非识情知”则表达了对佛法境界的直接体验,超越了语言和意识的束缚。

“应缘而现,不落思惟”强调了佛法的自然显现,不受思维的局限。接着,“钵水,以针投之”这一细节,寓意着佛法的微妙与不可思议,如同针投入水中,难以言说其深邃。诗人进一步将佛法比作孔子的音乐、俞伯牙的琴音以及萧何识韩信的故事,强调佛法的深远影响和内在价值。

“无言可寄,无迹可寻”表达了佛法的空灵与不可捉摸,而“粲然现前,传之以心”则揭示了佛法的直接体验和心灵传递。诗人通过“穴像之目”和“指树之耳”的比喻,说明了佛法的直观性和内在性,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物我如是,所立皆真”强调了佛法对万物平等和真实性的认识。诗人以“随其妙用,见我全身”总结,表明了佛法的实践性和全面性。在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之情,将其比作“真慈”,并称其为“僧中王”,同时提醒世人不应忽视佛法的真理,即使面对无知或误解,也不应责怪光明本身。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高度赞美,体现了佛教思想的深邃与博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和子野郊居见寄·其三

归去来兮意趣长,幽居远隔水云乡。

花粘石几吟诗笔,风度溪房煮药香。

把酒有时思太白,下车何日见元方。

云萍暂聚还分散,可是先生铁石肠。

(0)

次何友直韵

野棠堤柳固依然,无奈轻寒湿暝烟。

莺语匆匆无意绪,花时寂寂废诗篇。

晓来洗出天容静,空外吹残雨脚连。

春色便须同检校,已随流水半涓涓。

(0)

绍兴祀祚德庙八首·其四彊济公位酌献用《成安》

以身托孤,实惟死友。抚妪长之,若父若母。

潜授于韩,克兴厥后。崇庙以献,德侈报厚。

(0)

失调名

敧枕无眠又无寐。

(0)

失调名

无情却被多情恼。

(0)

失调名

双凤钗头,争带御书符。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