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橘》
《咏橘》全文
宋 / 蔡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江上霜明十月寒,枝头颗颗缀金丸。

王孙抛却黄金弹,酒伴收归白玉槃。

乍见浑疑卢橘熟,初尝犹带越梅酸。

洞庭风味真相似,试与尊前比并看。

(0)
鉴赏

这首宋朝蔡戡所作的《咏橘》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霜降时节江边橘树的景象,以及对橘子从采摘到品尝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首句“江上霜明十月寒”,开篇即点出时令,霜明的江面与深秋的寒意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枝头颗颗缀金丸”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橘树上挂满金黄色果实的景象,仿佛是点缀在枝头的颗颗宝石,既突出了橘子的色泽之美,也暗示了丰收的喜悦。

“王孙抛却黄金弹,酒伴收归白玉槃”两句,运用了典故,借“王孙”和“酒伴”的行为,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于新鲜橘子的期待与喜爱,同时也体现了分享的乐趣。这里的“黄金弹”和“白玉槃”分别指代了弹弓和盛放橘子的盘子,通过这样的比喻,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乍见浑疑卢橘熟,初尝犹带越梅酸”则进一步描写了橘子的外观与口感。乍见时,橘子的成熟度让人误以为是另一种水果——卢橘;初次品尝,其酸甜交织的口感又如同越梅,既新鲜又富有层次感,展现了橘子独特的风味。

最后,“洞庭风味真相似,试与尊前比并看”两句,将橘子与洞庭湖畔的风味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橘子品质的高度评价,并邀请读者在宴席上细细品味,感受其与洞庭湖畔佳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强调了橘子的美味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橘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蕴含了生活的哲理和情感的丰富性,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咏物佳作。

作者介绍

蔡戡
朝代:宋   字:定夫   籍贯:福建仙游   生辰:1141—1182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
猜你喜欢

庐山诗二首·其二

庐山景何如,胜迹多已古。

水石相回旋,天地巧排布。

我本天涯人,未知有庐阜。

恨不早经过,西征一何暮。

香炉在何许,缥缈凌高空。

却入白莲沼,令人思远公。

高岩草堂在,吏隐居其中。

至今三尺童,犹能话白公。

可想不可见,山色空重重。

水流来何远,所过生苔藓。

自古垂飞帘,至今不能捲。

此外犹足观,足力已困竭。

僧居本静閒,群鸟争啭舌。

恰欲高枕眠,魂梦恐遭聒。

知是乘雨来,山路泥滑滑。

阴云犹未收,明朝又西发。

(0)

和刘太守十洲诗.松岛

影参岸柏童童绿,叶蔽汀兰澹澹香。

斤斧不来人迹远,养成千尺势堂堂。

(0)

黄石还渔溪寄刘九四首·其四

南北东西语别频,白头何计作比邻。

便留久客如前度,无暇长年作主人。

(0)

寄黄景咏

仙翁早岁学吾乡,我到衰年客仞墙。

柳下和风今有惠,江西诗派又传黄。

幽居众仰仁山静,默坐身回佛日光。

人世大都如梦觉,虽然如梦话难忘。

(0)

用余子畏韵其诗有警句云若知瓦砾真成道便觉珠玑不属君

少长城闉老一村,平生好语不曾闻。

百年马鬣空埋我,三载鳌头更祝君。

幸有邻僧分隙地,岂无座主识雄文。

须臾忍死携筇立,更看峥嵘足蹑云。

(0)

对酒歌

我闻灵鳌万丈居海宫,峨峨头戴三神峰。

匣有神刀刃如雪,便欲鲙之雕俎中。

又闻银涛一派天上来,寒光湛湛浸瑶魁。

心有穷愁万馀斛,便欲沃为三两杯。

无人为把天关叩,不放金乌飞、玉兔走。

大嚼一脔肉,满酌十分酒。

然后酩酊归醉乡,不问其天之高、地之厚。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