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
有无不到处,馨香满道涂。
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
有无不到处,馨香满道涂。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宁的作品,名为《偈颂二十一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有处不是有,无处不是无",这两句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世间万物相对而生的哲学观:有与无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依存,无处不在。"有无不到处"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意味着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纯粹的有或无。最后两句"馨香满道涂"则以香气弥漫的道路为喻,暗示了真理或智慧如同无形的馨香,弥漫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感受到其普遍而深远的存在。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读者思考存在与虚无、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具有禅宗般空灵而深邃的意境。
秋才三日,听画檐外,数声乌鹊。
元是嫦娥迎巧夕,预驾横空仙鹤。
翠鬓生云,朱颜晕酒,□□难描摸。
优游渤海,玉琴重理弦索。
曾记乃祖刘晨,天台归后,留得长生药。
兼有蟠桃三五颗,尽付女孙收著。
分了仙翁,更分儿息,同作蓬莱约。
年年今日,大家欢笑为乐。
绿草闭闲院,悄然花正开。
新年人未去,戊日燕还来。
雨地残枯沫,灯窗积旧煤。
归田语不忘,樗散料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