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壶中天/念奴娇.庆刘孺人七月初三》
《壶中天/念奴娇.庆刘孺人七月初三》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押[药]韵

秋才三日,听画檐外,数声乌鹊。

元是嫦娥迎巧夕,预驾横空仙鹤。

翠鬓生云,朱颜晕酒,□□难描摸。

优游渤海,玉琴重理弦索。

曾记乃祖刘晨,天台归后,留得长生药。

兼有蟠桃三五颗,尽付女孙收著。

分了仙翁,更分儿息,同作蓬莱约。

年年今日,大家欢笑为乐。

(0)
注释
画檐:彩绘的屋檐。
乌鹊:乌鸦。
嫦娥:月宫仙女。
巧夕: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翠鬓:青丝,形容女子秀发。
朱颜:红润的脸色。
渤海:中国东部的海域。
刘晨:传说中的仙人。
蟠桃:神话中神仙享用的仙果。
儿息:子女。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翻译
秋季刚过三天,就听见屋檐下,几只乌鹊的叫声。
原来是嫦娥在迎接七夕,预先驾着仙鹤飞过天空。
青丝如云,红颜微醉,她的美丽难以描绘。
在渤海畅游,重新整理玉琴的琴弦。
还记得你的祖先刘晨,从天台归来后,留下了长生不老药。
还有那几颗蟠桃,都交给孙女保管。
仙翁的仙丹和子孙们分享,共同约定在蓬莱仙境。
每年的今天,我们都会欢聚一堂,共享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无名氏作品,标题为《壶中天/念奴娇.庆刘孺人七月初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仙境生活和长生不老药的诗歌,同时也融入了对亲人宴会的喜悦之情。

诗的开头“秋才三日,听画檐外,数声乌鹊。”描绘出初秋时节,屋檐下传来几声乌鸦的声音,这是古代常用以营造氛围的笔法。紧接着,“元是嫦娥迎巧夕,预驾横空仙鹤。”则是借用神话故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翠鬓生云,朱颜晕酒,□□难描摸。”这几句通过对人物容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然而,“翠鬓”以下原文缺失,这里无法提供完整鉴赏。

“优游渤海,玉琴重理弦索。”则是描述仙境中的悠闲生活和对音乐的享受。渤海在古代神话中往往与仙人相连,而玉琴则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享受。

“曾记乃祖刘晨,天台归后,留得长生药。”这里提到的刘晨是东汉时期的人物,他与赵娥一同登仙的故事广为流传。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兼有蟠桃三五颗,尽付女孙收著。”蟠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吉祥,这里则是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生活的主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分了仙翁,更分儿息,同作蓬莱约。年年今日,大家欢笑为乐。”表达了一种家庭团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在这里,蓬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一个理想化的地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欢乐氛围的仙境图景,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次韵周伯谢绵袄长篇

最宜为诰唐仲舒,上林子虚汉相如。

喜君万事懒着眼,独向文章情未疏。

家贫肯恋儋石储,船漏则已那复袽。

素志蹉跎雪侵鬓,青衫匍匐尘满裾。

可怜虞翻屯骨相,相逢呼我丈人行。

夜闻抵掌论开边,怒发冲冠亦何壮。

鹴裘典尽终讳寒,忍寒悲歌行路难。

绨袍恐贻范叔怒,长篇忽拜乌丝阑。

辞章典要古所尚,馀子碌碌何足仰。

愿君回笔颂皇猷,偃武修文答灵贶。

天子亟欲闻尽言,前席还应虚黈纩。

(0)

上元

上元春色压轻寒,故事宾僚集晚筵。

合坐香浮花袅娜,捲帘风定月婵娟。

闾阎尽道宜新岁,灯火何妨减去年。

堪笑樽前穷太守,只愁老病欲归田。

(0)

烧香三绝句·其二

霏霏沉水屑玄玉,霭霭博山生翠云。

罗筏城旁知几里,坐令香界彻微熏。

(0)

草堂诗·其八

朝元阁边瑶草芳,惟君之故遥相望。

人归后雁关塞阻,思入南凫离梦长。

悬知同心两相忆,剩欲共看千里光。

金舆玉辇不复见,肠断华清云树苍。

(0)

颂古七十六首·其七十

锯解秤锤浑似铁,大愚老子曾饶舌。

水流涧下太忙生,云在岭头闲不彻。

(0)

偈十六首·其十五

悬泉千尺泻龙湫,一叶萧萧万木秋。

坐看孤云行看月,更无佛法挂心头。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