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碎黄鹤楼,吸尽西江水。
索酒可以起,吹灯照无睡。
夹城溪汤汤,负郭山靡靡。
逢花其命乞,蓬心我蓬累。
槌碎黄鹤楼,吸尽西江水。
索酒可以起,吹灯照无睡。
夹城溪汤汤,负郭山靡靡。
逢花其命乞,蓬心我蓬累。
这首诗《醉书》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感悟。
首句“槌碎黄鹤楼,吸尽西江水”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醉酒后豪放不羁的情感,仿佛要将整个黄鹤楼击碎,饮尽西江之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豪情与洒脱。
接着,“索酒可以起,吹灯照无睡”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醉酒的状态,即使在醉酒中,也渴望再次饮酒以唤醒自己,同时,熄灭灯火,借着月光或星光继续无眠,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难以平息的情绪。
“夹城溪汤汤,负郭山靡靡”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夹城溪水潺潺流淌,负郭山峦连绵起伏,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致,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是试图在自然中找到某种超脱与平静。
最后,“逢花其命乞,蓬心我蓬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遇见花朵,仿佛是在向生命祈求什么,而“蓬心我蓬累”则暗示了诗人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内心充满了束缚与疲惫,渴望挣脱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
整体而言,《醉书》一诗通过诗人醉酒后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自由、生命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