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秋渐薄,月华寒更清。
光生含江水,天色晚来晴。
德微惭郡绂,山野拙将迎。
河流弥浅峻,壮木亦凋零。
帝子閟瑶瑟,居闻鹗鹏声。
太刚每忤俗,平进谁提衡。
何为尚录录,以此思归耕。
报使扫旧荜,愿言嘿馀龄。
上楼想羌庐,一望烟冥冥。
封壤邈千里,书之寄馀情。
日影秋渐薄,月华寒更清。
光生含江水,天色晚来晴。
德微惭郡绂,山野拙将迎。
河流弥浅峻,壮木亦凋零。
帝子閟瑶瑟,居闻鹗鹏声。
太刚每忤俗,平进谁提衡。
何为尚录录,以此思归耕。
报使扫旧荜,愿言嘿馀龄。
上楼想羌庐,一望烟冥冥。
封壤邈千里,书之寄馀情。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日影渐薄,月华清寒的景象。诗人通过“光生含江水,天色晚来晴”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德微惭郡绂,山野拙将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与性格的自省,以及对山野生活的向往。
“河流弥浅峻,壮木亦凋零”描绘了河流的深邃与树木的衰败,暗喻人生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接着,“帝子閟瑶瑟,居闻鹗鹏声”两句,运用典故,以“帝子”和“鹗鹏”象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内心的挣扎。
“太刚每忤俗,平进谁提衡”则揭示了诗人性格中的刚直不阿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公正与公平的渴望。最后,“何为尚录录,以此思归耕”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昔年情绪,忆绿窗调笑,细语爱吴侬。
流苏微响处,自忖风流,人在画屏中。
闲听戍角,声声响、泪滴铜龙。
恨当初、并肩花底,衫映石榴红。匆匆。
一时分手,别意如烟,剩酒痕花血,尽思量、罗襦半解,宝髻微松。
鱼函新叠回文字,应还仗、一点轻鸿。
销魂地、难忘云树葱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