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才臣》
《和王才臣》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新诗不但不饶侬,便恐阴何立下风。

每与胜谈千古事,不知拨尽一炉红。

生儿底巧翁何恨,得子销愁我未穷。

剩欲苛留老三径,念渠何罪亦山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gcáichén
sòng / yángwàn

xīnshīdànráonóng便biànkǒngchúxiàfēng

měishèngtánqiānshì
zhītuījìnhóng

shēngérqiǎowēnghènxiāochóuwèiqióng

shèngliúlǎosānjìngniànzuìshānzhōng

翻译
新诗的风格并不宽容于我,甚至担心它会在阴柔之风中失去立足之地。
每次与人谈论那些千古流传的故事,我都忘了拨弄炉火的红热。
生育了聪明的儿子,老人并无遗憾,而我得到儿子却并未消除忧愁。
我只想在晚年保留一些田园生活,但想想他并无过错,也应让他在山林中自由生活。
注释
新诗:指新的诗歌风格。
饶:宽容。
立下风:在某种风气中立足。
胜谈:精彩的谈论。
千古事:长久以来的历史故事。
一炉红:炉火的炽热。
底巧:非常聪明。
销愁:消除忧愁。
未穷:没有尽头,持续不断。
苛留:强行保留。
老三径:指隐居的生活。
渠:他(指儿子)。
何罪:有什么过错。
山中:山林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王才臣之间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深厚。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沉思,也流露出个人生活中对子女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一种规划。

"新诗不但不饶侬,便恐阴何立下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创作新诗时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并担忧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够在文学史上立足。

"每与胜谈千古事,不知拨尽一炉红。" 这里写出了作者与友人王才臣(胜是对朋友的尊称)之间关于历史事件的深入讨论,他们如同拨动炭火一般,对过往的辉煌和暗淡都充满了热情。

"生儿底巧翁何恨,得子销愁我未穷。"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子女的期待,希望有聪明的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理想,即使自己还没有感到绝望。

"剩欲苛留老三径,念渠何罪亦山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晚年想要隐居山林的愿望,同时也在思考自己一生是否有过错,而渠、何可能指的是某种错误或遗憾,诗人希望能在山中得到解脱。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学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南乡子·其三集句

窗户映朝光。花气浑如百和香。

即遣花飞深造次,茫茫。曲渚飘成锦一张。

相忆莫相忘。并蒂芙蓉本自双。

草色连云人去住,堪伤。海上尖峰似剑铓。

(0)

云峰

淡似衡山雾已开,浓如雨意黯阳台。

黄昏天际迷归鸟,错认林梢不下来。

(0)

和九日溪楼远望

明时月与日俱阳,君子如何谪远方。

青眼相看惟旧菊,白衣不至谩空觞。

横秋过雁书晴碧,薄暮屯云带夕黄。

独倚危栏闲著句,惭无五字比韦郎。

(0)

和寄仵判院八首·其七

好问君王觅镜湖,含丹照白伴潇疏。

玄中得趣浑闲事,只恐故人难得书。

(0)

雪中观客夜博

积雪深一尺,堆琼迷山扉。

豪客夜排闼,挑灯红炉围。

成枭呼五白,转胜赏四绯。

举觞无不釂,寒深酒力微。

姑置博与酒,剧谈木屑霏。

坐久更寖阑,疏钟到帘帏。

(0)

送胡判官赴官永嘉

君赴莲池戍,离愁正值秋。

持觞送南浦,鸣橹下东瓯。

才俊推乌幕,风流访谢楼。

欲穷奇绝处,须上雁山头。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