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秋塘翁,谢借渊明诗。
俄而两三年,未尝不诵之。
翁昔游钱湖,日日载酒嬉。
我方坐筦库,逐势利奔驰。
惟恐尘埃多,忘却山水奇。
所以从翁借,欲公知我为。
秋塘夫如何,蒲荷净涟漪。
塘上客谁来,宁作宋玉悲。
胸蟠夜光寒,健笔愈陆离。
西风一吟讽,万事都若遗。
应笑我投閒,犹能咏于斯。
渊明闭关辈,翁亦老苦锥。
怅然复归翁,起我百世思。
寄语秋塘翁,谢借渊明诗。
俄而两三年,未尝不诵之。
翁昔游钱湖,日日载酒嬉。
我方坐筦库,逐势利奔驰。
惟恐尘埃多,忘却山水奇。
所以从翁借,欲公知我为。
秋塘夫如何,蒲荷净涟漪。
塘上客谁来,宁作宋玉悲。
胸蟠夜光寒,健笔愈陆离。
西风一吟讽,万事都若遗。
应笑我投閒,犹能咏于斯。
渊明闭关辈,翁亦老苦锥。
怅然复归翁,起我百世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寄秋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塘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寄语秋塘翁”,诗人以亲切的口吻向秋塘中的老翁致意,引出对秋塘美景的描绘。接着,“谢借渊明诗”一句,暗含诗人对陶渊明诗歌的敬仰,希望借此表达对秋塘景色的赞美之情。
“俄而两三年,未尝不诵之”两句,说明诗人对秋塘景色的欣赏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且对其印象深刻,常常在心中回味。
“翁昔游钱湖,日日载酒嬉”描述了老翁过去在钱湖游玩的情景,每日饮酒作乐,生活悠闲自在。而诗人自己则“方坐筦库,逐势利奔驰”,处于忙碌的官场之中,追求功名利禄,内心充满了对尘世的忧虑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惟恐尘埃多,忘却山水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担心被尘世的纷扰所束缚,忘记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所以从翁借,欲公知我为”表明诗人希望通过借用老翁的生活方式,让世人了解他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愿。
接下来的几句“秋塘夫如何,蒲荷净涟漪。塘上客谁来,宁作宋玉悲”描绘了秋塘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在此处可能遇到的访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胸蟠夜光寒,健笔愈陆离”赞扬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即使在西风吟唱之时,也能写出充满诗意的文字。
最后,“应笑我投閒,犹能咏于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现状的自嘲,尽管身处闲散之中,但仍然能够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渊明闭关辈,翁亦老苦锥”将自己与陶渊明等隐士相比较,表达了对老翁生活状态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年华已逝,生活艰辛。
“怅然复归翁,起我百世思”结尾处,诗人感慨万千,决定再次回到老翁身边,以此激发自己对历史、人生乃至宇宙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诗人与老翁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雍丘西风鼓战尘,令狐抵死挠张巡。
面当六矢无降色,惊讶雷公是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