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有苦益,充肠宜苦锥。
其实虽地出,其雅则天资。
因思夏畦发,又见霜林吹。
赖彼庶可食,此外何所为。
膻芗易爽口,鼎豆徒解颐。
朝市安能羡,山林端足师。
悠然自公咏,殷勤还我贻。
咀嚼岂不乐,吟哦信非痴。
回味有苦益,充肠宜苦锥。
其实虽地出,其雅则天资。
因思夏畦发,又见霜林吹。
赖彼庶可食,此外何所为。
膻芗易爽口,鼎豆徒解颐。
朝市安能羡,山林端足师。
悠然自公咏,殷勤还我贻。
咀嚼岂不乐,吟哦信非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昌甫寄苦锥次韵》。诗中以“苦锥”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回味有苦益,充肠宜苦锥”,诗人通过品尝苦味的食物,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甘甜与价值,引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接着,“其实虽地出,其雅则天资”,指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并不取决于外在环境,而是由其本质决定,如同苦锥虽生于泥土,却拥有高雅的气质。
“因思夏畦发,又见霜林吹”,诗人联想到四季更迭,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流转。紧接着,“赖彼庶可食,此外何所为”,表达了对食物的依赖与对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提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膻芗易爽口,鼎豆徒解颐”,诗人对比了不同食物的口感,指出真正的美味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在于心灵的满足。接下来,“朝市安能羡,山林端足师”,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淡漠,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悠然自公咏,殷勤还我贻”,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吟诵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而“咀嚼岂不乐,吟哦信非痴”,则强调了品味生活、吟唱诗歌的乐趣,并反驳了外界可能对这种行为的误解。
整首诗通过对“苦锥”的比喻,以及对生活、自然、友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畏夏苦执热,开轩除郁蒸。
檐前鸟雀喧,朝旭上朱甍。
席间裁函丈,诗书浩纵横。
槃礴环堵间,幽独怀友生。
古人在黄卷,千载使我倾。
出门窥物变,草木各鲜荣。
青青墙东竹,见汝忽眼明。
爱玩不能忘,移根傍轩楹。
俯仰与竹俱,定交见深情。
不是无朋友,此君冰玉清。
风吹万籁响,寒梢韵竽笙。
我独哦其间,诗作秋虫鸣。
琅玕亦有实,期汝向秋成。
凤凰何时来,翙翙翔我庭。
我欲待明月,相从弄芙蕖。
月郭一再满,我行竟徐徐。
诛茅困黄埃,开卷疲蠹鱼。
缠缚二事间,红披绿萧疏。
秋风白发生,抚事增欷歔。
美人隔云山,芙蓉并吾庐。
近者不得见,逾远还何如。
花无三月长,人寿千岁馀。
相期不朽事,勿与草木俱。
君上钟鼎铭,我作山泽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