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鬓秋风老,柴门辙迹疏。
谁同今夜月,望绝故人书。
止酒愁元亮,何心赋子虚。
得诗还喜诵,习气未全除。
蓬鬓秋风老,柴门辙迹疏。
谁同今夜月,望绝故人书。
止酒愁元亮,何心赋子虚。
得诗还喜诵,习气未全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中蓬乱的鬓发与稀疏的门前车辙,内心涌起的孤独感。诗人独坐月下,期盼着远方故人的来信,却只能对着明月空自叹息,感叹友情的遥远与不易。诗中“止酒愁元亮”一句,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愁绪,如同陶渊明饮酒解忧却终难消愁一样。接着,“何心赋子虚”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还要强求虚构的快乐,这背后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得诗还喜诵,习气未全除”两句,揭示了诗人虽然在孤独中寻求慰藉,通过吟诗来排遣内心的寂寞,但这种习惯并未完全改变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以月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风行自委顺,云合非有期。
神哉心相见,无眹安得离。
我有恳愤志,三十无人知。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氂。
济人无大小,誓不空济私。
研几未淳熟,与世忽参差。
意气一为累,猜仍良已随。
昨来窜荆蛮,分与平生隳。
那言返为遇,获见心所奇。
一见肺肝尽,坦然无滞疑。
感念交契定,泪流如断縻。
此交定生死,非为论盛衰。
此契宗会极,非为同路岐。
君今虎在柙,我亦鹰就羁。
驯养保性命,安能奋殊姿。
玉色深不变,井水挠不移。
相看各年少,未敢深自悲。
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
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
昨夜东归梦,桃花煖色中。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