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诗人昨夜宿在南陵,今早来到芦洲,每一步都惋惜时光流逝,水波不止,怎奈时间难以留住。诗中“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行者赶路的紧迫感和对风景变换的细腻描绘。
接下来的“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则以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天气变化和风声,给人一种动荡心魄的感觉。随后,“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更是将自然景象与水鸟行为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旅途所见。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则透露出诗人心中对故土的思念和不舍。最后,“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几句,通过对广阔平原上空烟雾的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情。
整首诗以其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展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才情,同时也让读者仿佛能随着诗人的足迹,感受到那份行走在古代江南水乡的独特体验。
兹上人,号云海,一脉曹溪镇长在。
何年杯渡东海门,拾得海底珊瑚根。
上有六鳌峰,玄灵结胚腪。
置之太华芙蓉盆,中有灵响含清温。
灵泉贮空碧,倒影莓苔痕。
上人临流筑高轩,平地幻出祇陀园。
翻经洒以甘露言,宝花乱落青瑶琨。
我亦平生好禅者,十载梦游双树下。
正思执热濯清涟,何由借我支郎马。
尔祖文章妙天下,前朝声价高班马。
黄金有像铸莫成,白雪无弦和应寡。
我识若翁东海边,与子论交三十年。
茅屋萧萧坐风雨,布衣落落栖林泉。
九重诏下徵贤士,眼中之人得吾子。
凤鸟及时当一鸣,神驹堕地须千里。
官船十月渡龙河,有信还凭白雁过。
圣德如天无远近,除书早晚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