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风吹发苧衣凉,琴许家童手自将。
黄帽棹郎频指点,好山多在藕花乡。
杉风吹发苧衣凉,琴许家童手自将。
黄帽棹郎频指点,好山多在藕花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溪山图景。杉风吹拂,带来一丝丝凉意,仿佛能感受到那轻柔的风穿过密林,吹动着身着苧麻衣裳的人们。琴声悠扬,由家童亲自弹奏,音符跳跃在空气中,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和谐。
画面中,黄帽棹郎穿梭于山水之间,不时地指点着前方,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特别之处。他们的动作与环境相得益彰,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而“好山多在藕花乡”一句,则巧妙地点出了画面的焦点——那些美丽的山峦,它们隐藏在繁茂的荷花之中,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等待着人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探索。
凭轼下虎关,扬舲下清洛。
川神秘幽姿,灵介破大朴。
壮哉河山固,皆是大禹凿。
舟人歌大禹,水怪不敢作。
功宣欲万祀,人望只如昨。
短哦复长咏,豪举亦哀噱。
梦寐三川胜,使事少行乐。
无雨洗嵩少,春烟淡寥廓。
露色晞平晓,微泫水叶青红。辨远树,有无中。
淡隔雾山容。莺飞草长相思地,番信暗恼东风。
夜雨急,暮云重。渐凋尽香丛。匆匆。
芳游罢,多情旧月,分付与、流萍断蓬。
许十里、烟堤梦到,等闲对、荠麦摇春,冷落吴宫。
南薰未转,缓缓花开,谁问归骢。
寻梦地。浮云去住能记。
回廊步屧静秋尘,醉鬟睡起。
乱流一叶指横塘,依稀鸥鹭沙际。后凋树,曾徙倚。
夕阳缕缕红系。乌栖唱彻客重来,燕迷故垒。
病心不为沼吴颦,鸱夷沉恨江水。
酒边俊侣话旧市。好春光、花径梅里。
倦眼独看人世。剩箫心剑魄,西风凄对。
吹入寒山钟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