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桐花冻。独醒翻疑梦。伯劳东去燕西飞。
惟有啼鹃夹道劝人归。高楼望眼长空瞑。
笳鼓风前竞。隔墙吹送卖饧声。
才信客中时节近清明。
一年一度桐花冻。独醒翻疑梦。伯劳东去燕西飞。
惟有啼鹃夹道劝人归。高楼望眼长空瞑。
笳鼓风前竞。隔墙吹送卖饧声。
才信客中时节近清明。
这首《虞美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独特的景象与情感。开篇“一年一度桐花冻”,以“桐花冻”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寒料峭中的桐花,既点明了季节,又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氛围。接着,“独醒翻疑梦”,诗人似乎在梦醒后,对现实世界产生了疑惑,这种情绪的转折,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基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思。
“伯劳东去燕西飞,惟有啼鹃夹道劝人归。”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伯劳鸟和燕子分别向东西方向飞行,而啼鹃则在路旁不断鸣叫,仿佛在劝说行人回家。这里不仅描绘了春天迁徙的景象,也暗含了对游子思乡之情的深切表达。
“高楼望眼长空瞑,笳鼓风前竞。”高楼之上,诗人远眺,只见天空渐渐暗淡,远处传来的笳鼓之声在风中竞相响起,这既是对战争场景的暗示,也是对远方家乡的思念。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隔墙吹送卖饧声,才信客中时节近清明。”卖糖人的声音从墙外传来,提醒着人们清明节将至,身处异乡的诗人由此感受到了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引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离愁别绪的感慨,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不死者巳去,死者留人间。
骨骸自何夕,飞置山之颠。
取视始伊谁,县绠月屡牵。
而不如馀魄,安卧攒青莲。
道士苦斯役,留函阁高椽。
过客好奇异,启阅请自便。
兹物真仙灵,磊磊黄琅坚。
高顶泥丸宫,紫气犹一弦。
晦明准天时,白黑互纠缠。
胡为黄冠流,示人祸福先。
为予而变易,无乃劳子骞。
玉蕴山色辉,斯理良自然。
坚贞十七,之死靡他。数梦男子,百两以御。
贞觉而恚,莫知其谓。华盛来胥,我貌未悴。
废沐垢首,尘肤败裳。如叶未秋,虐使萎黄。
自兹以往,夕寝旦觉。角雀谢穿,筐梅罢摽。
卷娄虽膻,理不乐蚁。矧巳肉矣,曷感而蛾。
万有胶轕,曷可诘呵。皇矣北帝,其将谓何。
风雪蔽旷野,百鸟冻不翻。
孤鸿亦何事,叫叫溯寒云?
岂伊稻粱计,独往求其群?
之子眇万钟,就我滁水滨。
野寺同游请,春山共攀援。
鸟鸣幽谷曙,伐木西涧曛。
清夜湛玄思,晴窗玩奇文。
寂景赏新悟,微言欣有闻。
寥寥绝代下,此意冀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