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二十五书事二首》
《九月二十五书事二首》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苍颜未怯冷风吹,过了残秋更自奇。

细嚼菊花吞美酒,閒拈柿叶写新诗。

繄谁屡贺参元火,与客仍消李远棋。

七十馀龄能有几,开怀切勿皱愁眉。

(0)
注释
苍颜:形容人的脸色衰老。
怯:害怕。
冷风:秋风。
残秋:秋季的末尾。
嚼:品尝。
菊花:秋季常见的花卉,象征高洁。
美酒:好酒。
柿叶:柿树的叶子。
屡贺:多次祝贺。
参元火:指重要的生日,如农历正月初一。
消:消磨。
李远棋:一种棋类游戏。
七十馀龄:七十多岁的年纪。
开怀:心情愉快。
皱愁眉:皱眉头,表示忧虑。
翻译
尽管面容苍老,却不怕秋风的寒冷,度过残秋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细细品味菊花,配以美酒,悠闲地拿起柿叶,书写新的诗篇。
是谁多次祝贺我度过重要的生日,与朋友对弈李远棋消遣时光。
已过古稀之年,还能有多少这样的日子,开心时切勿皱起眉头,放宽心吧。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自在情怀的诗歌,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生活和时间流逝时的豁达与乐观。首句“苍颜未怯冷风吹,过了残秋更自奇”表明诗人尽管外貌已显苍老,但内心依旧坚韧不拔,没有被寒冷的秋风所动摇,反而对过往的岁月感到更加珍奇。

接着,“细嚼菊花吞美酒,閒拈柿叶写新诗”描绘了一幅诗人享受生活、创作之乐的画面。细嚼菊花象征着慢慢品味生命中的每一刻,而吞美酒则是对生活的一种放纵与享受。閒拈柿叶写新诗,展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创作的快乐和灵感的泉涌。

“繄谁屡贺参元火,与客仍消李远棋”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中的点滴欢愉。这里的“繄谁”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共同分享时光的人或事物的怀念与感激。而“与客仍消李远棋”则是说在与朋友围绕棋盘,享受着相聚的乐趣。

最后,“七十馀龄能有几,开怀切勿皱愁眉”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岁月的珍惜之情。尽管年逾古稀,但诗人仍然保持着一颗开放的心态,不愿意让忧虑和烦恼占据心头,希望能够以平常心态去面对余下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淡定从容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待生命、自然与友情的积极态度,以及他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和创作激情的过程。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江行即事八首·其二

五月炎方气郁蒸,安流鼓棹水风清。

江鱼入馔有馀美,山果满盘难强名。

醉里讴吟聊自适,梦中来往本无惊。

庙堂早定安边策,遂我山林幽遁情。

(0)

读诸葛武侯传

天下兵戈正云沸,伏龙凤雏那可致。

掉头自作梁甫吟,垄上躬耕方得意。

将军汉裔真英雄,惠然三顾草庐中。

心期吻合论世故,如鱼得水云从龙。

指麾顾眄定巴蜀,抗魏连吴分鼎足。

受遗乃在永安宫,叹息君臣难继躅。

南征五月深渡泸,上疏北伐遵遗谟。

连年动众扰关辅,数战未必非良图。

大星夜坠惊营垒,壮志雄谋嗟已矣。

至今鱼腹浅沙中,八阵依然照江水。

(0)

新开河食鳜鱼戏成

平湖渺漫烟苍苍,菰蒲擢秀新荷香。

渔舟演漾出深浦,舟中鲜鳜肥而臧。

传呼就买不论价,得钱留鱼鱼眼光。

细鳞哆口传鬐鬣,斓斑点黑微涂黄。

巨盆汲水养馀息,拨剌奋尾犹洋洋。

付庖荐酒择困者,挥刀切玉芼桂姜。

曲生风味已酝藉,得此更使不可忘。

松江之鲈不足忆,银色讵数绵州鲂。

惜哉行役难驻棹,一饱未许杯盘常。

雨蓑烟笠乃吾事,安得独钓青茫茫。

(0)

金陵怀古四首·其二

六代繁华三百年,我来吊古一悽然。

景阳钟断鸡空唱,玉树歌沈月自圆。

潮没旧痕生晚浦,柳摇新色媚晴天。

高楼上尽穷双目,千里江山绕槛前。

(0)

江行十首·其四

春光摇画鹢,江影浸长天。

浪势随潮急,涡痕逐橹圆。

避风依岛屿,防寇问人烟。

深念还愁绝,高歌且醉眠。

(0)

吴亲寄瓷枕香垆颇佳以诗答之.瓷枕

远投瓦枕比琼瑜,方暑清凉惬慢肤。

莹滑色侵蕲竹簟,玲珑光照博山垆。

便便何必书为笥,栩栩方将蝶梦吾。

枕上片时聊适志,黄粱未熟到东吴。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