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慕道入玄机,方便门停次第依。
种性莫教拘执定,因缘去住不相违。
离他少欲阴功积,淡薄深来绝是非。
浮世利名常自遣,真空妄想一时归。
修心慕道入玄机,方便门停次第依。
种性莫教拘执定,因缘去住不相违。
离他少欲阴功积,淡薄深来绝是非。
浮世利名常自遣,真空妄想一时归。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缘识》之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禅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和心灵境界的深刻体悟。
“修心慕道入玄机”,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内心修炼与追求道德的渴望,“玄机”暗示了这种修为之难以言传。接着,“方便门停次第依”,则是在说在佛法的引导下,逐步修行,达到内心的平和。
“种性莫教拘执定,因缘去住不相违”,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教中“种性”与“因缘”的理解。“种性”指的是众生本有的清净心,而“因缘”则是指一切现象的生成与消亡。诗人强调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心态,因为万物皆由因缘而生,应顺其自然。
“离他少欲阴功积”,这句话意味着远离世间纷争和私欲,从而在内心中积累善行的功德。“淡薄深来绝是非”,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世俗的是非观念应越来越淡漠,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浮世利名常自遣,真空妄想一时归”,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超脱,以及对于内心杂念的放下。在“真空”中,所有的妄想和执着都应暂时抛离。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以及个人修行的实践态度。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超脱世俗欲望的努力,诗人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