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投瓦枕比琼瑜,方暑清凉惬慢肤。
莹滑色侵蕲竹簟,玲珑光照博山垆。
便便何必书为笥,栩栩方将蝶梦吾。
枕上片时聊适志,黄粱未熟到东吴。
远投瓦枕比琼瑜,方暑清凉惬慢肤。
莹滑色侵蕲竹簟,玲珑光照博山垆。
便便何必书为笥,栩栩方将蝶梦吾。
枕上片时聊适志,黄粱未熟到东吴。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吴亲寄瓷枕香垆颇佳以诗答之·瓷枕》。诗中描绘了对吴亲所赠瓷枕与香炉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物品的质感与美感。
首句“远投瓦枕比琼瑜”,以“瓦枕”比喻瓷枕,将其与珍贵的“琼瑜”相提并论,突出了瓷枕的珍贵与美好。接着,“方暑清凉惬慢肤”,在炎炎夏日,瓷枕带来的清凉感让人感到舒适愉悦,表达了对瓷枕实用价值的赞赏。
“莹滑色侵蕲竹簟,玲珑光照博山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瓷枕的外观特点。瓷枕的表面光滑如玉,颜色仿佛渗透进了蕲竹席中,而其精致的花纹在香炉的光线下显得更加生动,展现出瓷器独特的艺术魅力。
“便便何必书为笥,栩栩方将蝶梦吾”则表达了诗人对瓷枕的喜爱之情,认为它无需承载书籍的重量,却能给予人如同蝴蝶般自由自在的梦境体验,体现了物品与人情感的深刻连接。
最后,“枕上片时聊适志,黄粱未熟到东吴”两句,诗人借用了“黄粱一梦”的典故,表达了短暂的休息和享受,就像黄粱未熟前的片刻宁静,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瓷枕的细致描绘,不仅赞美了物品本身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