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贻惠暹上人》
《贻惠暹上人》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ìxiānshàngrén
táng /

jīnglùngōnggèngshīyòunánzòngtiān
cháojiàntóuwén

chǔguósēngyíngzhùguī
shēngmíngxiānzhènfángfēngxuěgèngtànwēi

jīnlínggāoēnménzàizhōngguàyúnfānzhòngfēi

翻译
在完成经纶大业后又潜心作诗,更在艰难中发挥天赋才智。
文人学士见到他的作品纷纷投以文章,楚地高僧则穿着紫色僧袍迎接他。
他已经凭借声名首先影响了世俗,风雪无阻继续深入探索学问的细微之处。
心中挂念着金陵恩师的教诲,最终他将扬起云帆再次启航飞翔。
注释
经论:指处理国家大事或撰写重要文献的工作。
功馀:工作之余,完成职责之后。
业诗:从事诗歌创作。
难里:艰难的环境或处境中。
天机:天赋的智慧或才能。
吴朝客:来自吴地的文人学士,比喻有学问的人。
投文:投递文章,表示敬佩或交流。
楚国僧:楚地的僧人,可能象征深邃的学问或精神追求。
著紫:穿着紫色僧袍,紫色常象征尊贵或高深。
归:迎接或归向。
声名:名声,声誉。
振俗:影响世俗,改变风气。
风雪:比喻艰难的条件或环境。
探微:深入探究学问的细微精深之处。
金陵:古都南京,这里代指恩师或过去的成长之地。
高忆:高尚的回忆,深切的怀念。
恩门:恩师的门下,比喻受教的地方。
云帆:船帆,象征远大的志向和旅程。
重一飞:再次启程,重新开始奋斗或旅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贻惠暹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对佛学的深厚造诣。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典与诗歌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即便是在困难之中,也能自由驾驭自己的思想和艺术才华,显示出诗人的高超境界。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这里描述了诗人与其他文人、佛教僧侣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紫归"可能指的是某个寺庙或是精神上的回归,体现出诗人对佛学的尊崇。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这两句说明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已经被世人所认可,并且在风雪交加的艰难条件下,也能不断深入地探索艺术与思想的奥妙。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态,"金陵"可能是指南京,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而"恩门"则可能是某个地方或是象征性的门户。"终挂云帆重一飞"则是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像挂上云帆的船只,重新起航,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对佛学和禅宗文化的浓厚兴趣。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川原

川原红紫一时新,暮雨朝云更可人。

灿若中兴红药相,嫣然何虑海棠嗔。

天将好景烦吟笔,我自清时作幸民。

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

(0)

水调歌头.寿福王

叔父茅封贵,先帝棣华亲。

平生为善最乐,夙德宛天人。

玉叶金枝方茂,瑶沼丹壶如画,光景镇长新。

五福一日寿,万象总皆春。正秋分,记初度,绂缠麟。

传宣来自绛阙,瑞采蔚轮囷。

乐有钧天九奏,尊有仙家九酝,翠釜紫驼珍。

笑把南山指,还以祝严宸。

(0)

偶题三首·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0)

如梦令·其一

一夜新秋风雨。客恨客愁无数。

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难住。难住。

拂袖青山归去。

(0)

淡圃兄生辰有诗次韵·其一

来寿吾兄玉局仙,郎君亦自醉颓然。

乱离难得团圞日,清健何须少壮年。

投老宦情云在壑,忧时心事日行天。

遐龄此去应如鹤,蕙帐月寒相对眠。

(0)

鹧鸪天·其四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裙多忆敝貂裘。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