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这段诗文是南宋学者朱熹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描绘和赞美。首句“擘开苍峡吼奔雷”,形象地描述了一幅壮观的山川景象,其中“擘开”表达了力度极强的动作,“苍峡”指的是深邃幽静的山谷,而“吼奔雷”则是雷声如同猛兽般从山谷中冲撞而出,展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
紧接着的“万斛飞泉涌出来”,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这里的“万斛”形容水量之多,如同无尽的财富从山中奔腾而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三句“断梗枯槎无泊处”,则转换了画面,从动态到静态,从宏大到细微。诗人描写了一种自然景物的孤独与坚韧,“断梗”指的是树枝被折断,“枯槎”则是干枯的树根,这些自然残留物已经没有了生机,但却在山间找到它们存在的位置。
最后一句“一川寒碧自萦回”,又回到了动态的描绘,画面再次变得流动起来。“一川”指的是长河,“寒碧”形容水色清冷而深远,而“自萦回”则是水流曲折蜿蜒,宛如自然界中的一幅生动画卷。
整体上,这段诗通过对山峡、雷声、飞泉以及枯木与河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高超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