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乌石山后失道》
《出乌石山后失道》全文
明 / 李邺嗣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习僻厌平阡,歧道入榛莽。

笮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稍进不见天,竹叶大逾掌。

隙处迷烟云,日脚不落壤。

直躬碍枝干,渐伛安得仰。

两袖竞翅张,冒棘先用颡。

导者未识谁,后趾蹴前緉。

人兽尽无音,但闻碎箨响。

三里幸出丛,目光久矘䁳。

始见樵子行,寸心翻惚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邺嗣在乌石山后的迷失经历。他厌倦了平坦的道路,选择了一条崎岖的小径深入榛莽之中。尽管道路艰难,竹林密布,遮天蔽日,他仍坚持前行,身体弯曲以适应竹枝的阻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只能听到竹叶摩擦和碎箨的声音,周围寂静无声,只有偶尔见到樵夫的身影,让他感到惊愕和恍惚。

诗中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内心的困惑,以及对未知的探索与惊喜。整体风格质朴,富有画面感,体现了明末清初诗歌的现实主义倾向。

作者介绍

李邺嗣
朝代:明

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胤,也作文允,字邺嗣,又字淼亭,以字行,号杲堂,自号东洲遗老。鄞县(今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人,宋忠襄公李显忠之后。十二岁能诗,十六为诸生。
猜你喜欢

换巢鸾凤

桐扣亭前。记春花落尽,才返吟鞭。

鸭头凝练浦,鹅眼屑榆钱。兰期空约月初弦。

待来不来,红桥小船。蓬山近,又风引翠鬟不见。

飞燕,书乍展。哽咽泪痕,犹自芳笺染。

玉镜妆台,青莲砚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临行更开封,背人一缕香云剪。

知他别后,凤钗拢鬓深浅。

(0)

洞仙歌

津亭回首,望高城天远,何况城中玉人面。

数邮签万里,岭路千重,行不得,懊恼鹧鸪啼遍。

郁孤台畔水,解送归人,三板轻船疾如箭。

指点莫愁村,树下门前,怪别后双蛾较浅。

若不是,临风暗相思,肯犹把留题,旧时团扇。

(0)

青玉案

湾头分手盈盈步,潜约到西湖住。

苏小门前芳草渡。

依稀曾记,小楼深巷,尽是销魂处。

到来忽下前溪路,月黑频催送柔橹。

及到前溪人又去。

游丝落絮,春来无定,总被东风误。

(0)

阮郎归.湘舟即事

玳筵别酒未曾醒。飞帆过洞庭。哀猿啼急雨冥冥。

君山何处青。木叶下,蕙兰馨。婵媛帝子灵。

十年踪迹楚江萍。烦君鼓瑟听。

(0)

都下竹枝词

自昔旃裘与酪浆,而今啜茗又焚香。

雄心尽向蛾眉老,争肯捐躯入战场。

(0)

席上答王履吉

我观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诺杯酒中。

义重生轻死知己,所以与人成大功。

我观今日之才彦,交不以心惟以面。

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变时心已变。

区区已作老村庄,英雄才彦不敢当。

但恨今人不如古,高歌伐木天沧浪。

感君称我为奇士,又言天下无相似。

庸庸碌碌我何奇,有酒与君斟酌之。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