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姚怤》
《赠姚怤》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

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

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

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

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

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

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

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

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yáo
táng / zhāng

lòutiānguāngsōngcháng
jūnjīnzhíxiàwèizhìānyáng

báiwénzhuàngcáiwèiguóxiánliáng
rénshígāoyùnjiàntiānbàng

kuàng姿qiángmíngchǎng
yuǎntónggānguìrénshēnnánzhāng

féngbiànshuǐbīnjīnhuìchíyáng
zàiláikǒngfēifāng

yuànwèishízhōngquánwèishàngshuāng
biédàosuǒguìxiāngwàng

翻译
天空阴沉无阳光,湿润的土地草木不生长。
如今你身处低位,志向怎能得以张扬。
白发衬托出你的壮志,才华使你成为国家的贤良。
无人赏识你的高尚情操,无法在天子身边得到推荐。
更何况我愚笨质朴,勉强涉足名利争夺之地。
远离权贵之人,想要显赫很难被看见。
往昔在汴水边相遇,今日又在习池阳重逢。
难道没有再次相见的机会?只是怕已不在此地。
我愿如石中清泉,不愿做屋顶上的霜雪。
离别无需多言,重要的是彼此铭记不忘。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才华不被赏识的慨叹。开篇“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凄凉萧瑟的自然景象,暗示着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氛围。紧接着,“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目前处境的不满和对未来抱有的希望。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则显示了诗人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才华足以使国家受益。然而,“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一句,却又流露出一种才华不被赏识的苦涩。

接下来的“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几句话,则透露了诗人对于追求功名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在“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旧友重逢的喜悦。

最后,“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以及希望保持真挚友情,不愿成为易逝的浮华。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一位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士人的心声,同时也传递出深沉的友谊之情。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别僧永肩

号寒啼饥自聒耳,火中莲花那著水。

超然不复顾尘寰,空色两冥舍利子。

冠巾贾岛齿平人,当时仅免退之嗔。

何如伯升云水去,万劫不磨一点真。

公今更恐情难绝,泛作飞蓬谋未拙。

挽袖牵裳浩不回,当知若人是真铁。

(0)

和姜季资

入手新诗夺化机,一天星斗夜无辉。

想君佳思真泉涌,索我强辞似箭飞。

平昔端为覆酱用,临时那得锦囊归。

不如且遣长须去,兀坐冥搜更下帷。

(0)

次韵谢明远和

乞身天上为溪山,征鼓不容蓑笠闲。

酷暑扁舟同海角,暖风杯酒念长安。

高情我自归莲社,妙誉君应冠杏坛。

更约三山少从款,赪虬吐卵粲金盘。

(0)

九锁山十咏·其二栖真洞

何年采真游,遗此栖遁迹。

流泉金石奏,伏鼠霜雪色。

浮世几兴亡,残棋耿苔石。

(0)

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其四

神龟不识烹鱼釜,生潜深渊长黄土。

谁令误落鱼网中,白昼冥冥作雷雨。

嗟予蟠然别旧隐,空岩无人滴钟乳。

松菊满山胡不归,愿同妻子忍攻苦。

长歌漫漫何时旦,起坐中夜私自语。

茅茨十九漏如渑,谁知华堂醉歌舞。

山中吾庐归去来,峰插翠玉朝南户。

注目操刀必割时,尸祝何烦越尊俎。

(0)

奉答张文潜戏赠

拚老工诗恨不高,苦心错玉与砻刀。

正如天禄秋风夜,剔尽寒灯著广骚。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