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园乐七首·其三》
《田园乐七首·其三》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0)
注释
采菱:采摘菱角。
渡头:渡口。
策杖:拄着手杖。
林西:树林的西边。
杏树坛:杏树环绕的地方,常指隐居之地。
渔父:捕鱼的老人,常象征隐士。
桃花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人家:住户,这里指隐居的人。
翻译
在采菱的渡口,风急天高,手持拐杖在林西,夕阳已经西下。
杏树下的湖边,住着一位渔夫,桃花源深处,是隐居的人家。
鉴赏

在这短暂的诗句中,王维以他特有的淡远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采菱渡头风急"一句,透露出季节感和活动场景,菱角是夏日收获的农作物,渡头则是一处水边的地方,风急可能暗示着时间紧迫或天气变化。"策杖林西日斜"则转换了视角,从忙碌的劳作画面转向闲适的行走情境,策杖是老人手中的随身物品,林西日斜则展现出一副宁静的午后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更深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杏树常常与古代文人雅集有关,此处则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与“渔父”相呼应,渲染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而桃花源里的人家,则是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的一种回响和致敬。这里的人家享受着与世隔绝的清净生活。

整体而言,这四句话构建了一个宁静、安逸且充满诗意的田园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好的感受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宣妙寺偶成·其二

满座清风来古木,半窗斜日下危岑。

观僧弈罢了无事,一枕凉生冰雪襟。

(0)

己卯寒食

今年客路逢寒食,村落无烟春寂寂。

荒冢累累人不识,芳草凄凄吐花碧。

麦饭一盂酒一滴,哀哀儿女春衫湿。

我过其傍因太息,有坟可酹何须泣。

干戈满地边云黑,路傍多少征人骨。

(0)

春草碧/番枪子

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

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

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沈万古。

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何处。

乱红铺绣茵,有醉眠荡子,拾翠游女。

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

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

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

(0)

使契丹戏作

押燕移离毕,看房贺跋支。

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

(0)

外写龙鸾质,中含日月辉。

帝家金错重,人世玉荣稀。

掩匣隋珠秘,开奁赵璧归。

不须矜百鍊,轩鉴洞幽微。

(0)

托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