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在这短暂的诗句中,王维以他特有的淡远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采菱渡头风急"一句,透露出季节感和活动场景,菱角是夏日收获的农作物,渡头则是一处水边的地方,风急可能暗示着时间紧迫或天气变化。"策杖林西日斜"则转换了视角,从忙碌的劳作画面转向闲适的行走情境,策杖是老人手中的随身物品,林西日斜则展现出一副宁静的午后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更深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杏树常常与古代文人雅集有关,此处则作为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与“渔父”相呼应,渲染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而桃花源里的人家,则是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的一种回响和致敬。这里的人家享受着与世隔绝的清净生活。
整体而言,这四句话构建了一个宁静、安逸且充满诗意的田园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好的感受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今年客路逢寒食,村落无烟春寂寂。
荒冢累累人不识,芳草凄凄吐花碧。
麦饭一盂酒一滴,哀哀儿女春衫湿。
我过其傍因太息,有坟可酹何须泣。
干戈满地边云黑,路傍多少征人骨。
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
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
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沈万古。
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何处。
乱红铺绣茵,有醉眠荡子,拾翠游女。
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
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
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