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托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象征意义。
"托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这两句通过对比日光和花香,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锡圭指的是美玉,比喻树叶之精致;栖凤则是鸟类栖息的地方,象征着和谐而安宁的环境。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树木与井水、独自生长的小草与细如丝线的枝条,表现了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弱不同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对弱小生命的关怀和赞美。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龙门代表着险峻的自然屏障,而梓漆(一种树木)与华滋(可能指的是树木繁盛或是流水)的对比,则增添了景象的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不同元素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更蕴含着对生命、成长和自然界的深刻思考。
愚朴尚公平,此心邻道情。
有缘终自鄙,何计逐师行。
日者闻高躅,时人盖强名。
口无滋味入,身有羽仪生。
奏乞还乡远,诗曾对御成。
土毛珍到越,尘发倦离京。
符叱风雷恶,朝脩月露清。
观临天目顶,家住海潮声。
道引图看足,参同注解精。
休粮一拟问,窗草俟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