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张天觉二首·其二》
《次韵答张天觉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驭风骑气我何劳,且要长松作土毛。

亦如诃佛丹霞老,却向清凉礼白毫。

(0)
翻译
驾驭风和气对我来说并不费力,我更希望以长松为伴,做我的根基。
就像呵斥佛祖的丹霞老僧,我现在转向清凉,对白毫尊者表示敬意。
注释
驭风:驾驭风的力量。
骑气:驾驭大气。
何劳:哪里需要费力。
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
作土毛:作为根基。
诃佛:呵斥佛祖。
丹霞老:丹霞山的老僧。
清凉:指心境或环境的清凉。
礼白毫:对白毫尊者行礼。
白毫:佛教中象征智慧的白毫相。
鉴赏

此诗乃苏轼在宋朝创作的《次韵答张天觉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自信和超脱的心态,表达了自己对待世事的态度和追求。

"驭风骑气我何劳"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外界的影响持有一种轻松驾驭的态度,仿佛与自然之气相融合,不费吹灰之力。"且要长松作土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的心境,如同松树一样,无论风霜雨雪,都能保持坚韧不拔的本性。

接着,诗人提及"诃佛丹霞老",这是对唐代禅师丹霞天钦的一种赞誉。丹霞以其特立独行、非传统教义之举动而闻名,如烧木头供养佛像,表达出超越常规的宗教精神。

最后一句"却向清凉礼白毫"则是诗人对待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状态的一种尊崇。"白毫"指的是佛陀的眉间白毛,是佛的象征,这里用以表达一种至高无上的敬意。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苏轼对于生命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挽福建钱参政

德政名方岳,才华蔼士林。

寿年胡不永,天道信难谌。

大梦黄粱熟,高春白日沉。

诗书成往事,忠孝负初心。

继志孤儿幼,埋魂九地深。

脩途回辙迹,旧雨散朋簪。

少日论交义,他乡感讣音。

招魂歌楚些,有泪湿衣襟。

(0)

长相思

长相思,隔潇湘。

身无羽翼川无梁,梦魂欲去关山长。

昔年有语结嬿婉,白头欲效双鸳鸯。

自从羽翼两分张,凤游四海求其凰。

君心一去若再返,车轮生角马蹄方。

长相思,空断肠。

(0)

泊飞来寺二首·其二

犀沉猿化事无踪,始信人间色是空。

何处飞来灵鹫岭,就中幻出梵王宫。

贝多叶落惊秋雨,薝卜花开散晓风。

闲把清吟酬胜景,知他何日碧纱笼。

(0)

厢房夜宿同助教费良弼赋

六堂寂寂夜将分,睡鸭烟消换宿薰。

月照小窗清似水,匡床对坐好论文。

(0)

晦日

祥光霭霭绚晴霞,衙鼓鼕鼕散曙鸦。

睡起不知春已去,东风落尽海棠花。

(0)

梁溪秋思

梁溪风景似潇湘,翠竹黄芦近草堂。

荷露带香浮砚沼,柳烟分绿到琴床。

闲情不羡文鸳侣,逸兴飞随白鹭行。

为厌市喧思习静,书声多在水云乡。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