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景文见寄》
《次韵刘景文见寄》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liújǐngwénjiàn
sòng / shì

huáishàngdōngláishuāngqiǎojiāngshūxìnjiāng

kànluòjiēsōngshòuxiǎngjiànxiānránzhèng

lièshìjiāfēngānyòngshūshēngwèinéng

yīnlǎoqiānzuìhòuāiquētuò

注释
淮上:淮河的上游。
鲤鱼:古代常用来象征书信。
落墨:落笔的字迹。
松瘦:形容字迹清秀瘦长。
掀髯:形容人须发飞扬的样子。
烈士:指有高尚节操的人。
书生习气:读书人的习惯或气质。
老骥:老马,比喻有才能但年老的人。
唾壶:古代文人饮酒时常用以盛吐沫,此处代指饮酒的豪情。
翻译
淮河之上,有两条向东游来的鲤鱼,巧妙地带着书信穿越江河湖海。
仔细观察,字迹如松树般清瘦,仿佛能看见写信人正须发飞扬,神情孤傲如鹤。
英雄世家怎会用这种方式传递消息,书生的习性虽然如此,却也难免。
不要因为年老的骏马还想驰骋千里,而在酒醉后悲歌,却缺少了盛酒的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中描述了淮河边双鲤鱼跃动的情景,以及诗人巧妙地将诗信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在第三句“细看落墨皆松瘦”中,"落墨"指的是书写下的文字,"松瘦"形容字迹之轻盈,与后文中的"掀髯正鹤孤"相呼应,描绘了诗人书法的风貌和其超然独立的个性。第四句“烈士家风安用此”表达了对朋友家风的赞赏与自信。

最后两句则表露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态,"莫因老骥思千里"中"老骃"比喻年迈之人,"莫因"意味着不再为远大的抱负所牵绊,而是乐在当下;"醉后哀歌缺唾壶"则描写了诗人饮酒至酣,高声歌唱,情到深处而忘却了世俗的拘束,连随手可得以润喉的唾壶都已不在意中。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友人家风的赞赏和自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泊名利的情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林园晚霁

雨歇见青山,落日照林园。

山多烟鸟乱,林清风景翻。

提携唯子弟,萧散在琴言。

同游不同意,耿耿独伤魂。

寂寞钟已尽,如何还入门。

(0)

印将金锁锁,帘用玉钩钩。

不随妖艳开,独媚玄冥节。

岂是为穷常见隔,只应嫌酒不相过。

(0)

建昌渡暝吟

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

鸟栖彭蠡树,月上建昌船。

市散渔翁醉,楼深贾客眠。

隔江何处笛,吹断绿杨烟。

(0)

夜景

满庭松桂雨馀天,宋玉秋声韵蜀弦。

乌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长似太平年。

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0)

江皋赠别

金管多情恨解携,一声歌罢客如泥。

江亭系马绿杨短,野岸维舟春草齐。

帝子梦魂烟水阔,谢公诗思碧云低。

风前不用频挥手,我有家山白日西。

(0)

题酒家

酒绿花红客爱诗,落花春岸酒家旗。

寻思避世为逋客,不醉长醒也是痴。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