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松桂雨馀天,宋玉秋声韵蜀弦。
乌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长似太平年。
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满庭松桂雨馀天,宋玉秋声韵蜀弦。
乌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长似太平年。
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
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听觉、视觉的美妙体验融合在一起。
"满庭松桂雨馀天"一句,以松与桂的坚韧不拔象征着高洁不屈,同时借助雨后湿润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宋玉秋声韵蜀弦"则是通过对古代美好音乐的引用,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和情感共鸣。
接着,"乌兔不知多事世"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与琐碎事务的超然态度,而"星辰长似太平年"则是对和平年代的向往,希望能够像恒定不移的星辰一样,享受一段宁静无忧的时光。
"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中,一管悠扬的笛子与两块有节奏地敲打着的木砧,共同构建了一个秋夜的音响画卷。这些声音不仅是对夜晚静谧氛围的一种刻画,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
最后,"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悲伤与思念寄托于明月之下,然而连月亮也无法回应,只能是泪水涟涟。这里的"素娥"指的是月神,传说中的嫦娥,而"无语"则更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它不仅是一幅视觉艺术,更是心灵深处的一次触动,是时间和空间交织出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