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病来自是于春懒。但别院、笙歌一片。
蛛丝网遍玻璃盏。更问舞裙歌扇。
有多少、莺愁蝶怨。甚梦里、春归不管。
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
这首《杏花天·无题》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病中独处、春色撩人却又无人共赏的情景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孤寂与感慨。首句“病来自是于春懒”直接点出词人因春困而生病,流露出对春日慵懒无力的情绪。接下来,“但别院、笙歌一片”描绘了远处别院传来的热闹音乐,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词人内心的孤独。
“蛛丝网遍玻璃盏”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暗示了词人生活的疏离和心境的落寞,连日常的杯盏都似乎被遗忘在角落。再接“更问舞裙歌扇”,进一步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眼前冷清的无奈。
下片转入更深的情感抒发,“有多少、莺愁蝶怨”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鸟儿和蝴蝶的活动赋予情感,表达词人对春天离去的哀愁。“甚梦里、春归不管”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春去无痕的深深遗憾。最后两句“杨花也笑人情浅。故故沾衣扑面”,以杨花的飘零比喻人事的无常和情感的易逝,词人感叹连杨花都嘲笑他的情感过于肤浅,无法挽留春天。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病中对春光的敏感和对过去欢乐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东京扇廉耀,风流逮当涂。
时子牧淮甸,解犊振清模。
介石似灭顶,千载不数夫。
安知后代士,裂肤韫明珠。
邕邕杨夫子,抱琴宰东吴。
盂水谓食洁,户儿言恤孤。
虞廷奏箾韶,凤凰翥宸都。
谁能献丹青,清风拥前驱。
复愿写县壁,告彼新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