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一》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

(0)
注释
与可:苏轼的字,这里指文同(字与可),北宋画家。
画:描绘。
竹:竹子,象征高洁品格。
岂独:岂止。
嗒然:形容心神专注或忘我状态。
遗:遗忘,忘却。
其身:自身,这里指画家的心境。
化:融合,变化。
无穷:无尽,无穷无尽。
清新:新颖,清爽。
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以逍遥游、梦蝶等寓言闻名。
疑神:超凡脱俗,如神一般。
翻译
在可以描绘竹子的时候,我只看到竹子而看不见人。
何止是看不见人,我心神恍惚,仿佛连自己都忘了。
我的身心仿佛与竹子融为一体,不断涌现清新的意境。
庄周那样的人世间已不再有,又有谁能理解这种超脱的神韵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意境,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两句,既是写实,又蕴含深意,表现了诗人在欣赏竹子的时候,那种忘我的境界。"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则透露出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他仿佛已经将自己的身体、精神都融入到了自然之中。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这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无尽变化和生机的赞美,以及他自身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愿望。这里的“化”字,用得十分传神,彰显了诗人对生命流动不息、物我两忘的深刻感悟。

最后,"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则是引用道家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世界、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向往。这里所说的“庄周”,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他的哲学主张包括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等,这与苏轼此处的思想不谋而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思和高洁的情操,是一首融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和篇

东方龙君嫁龙女,雷车彭彭载风雨。
神奸夜邀髑髅语,碧草无光愁露渚。
鲛宫绡寒珠泪泣,鸾裙行烟翠痕湿。
阿环娇小不成妆,帝子霜田作汤邑。
胭脂蒙土吹海腥,阳侯击浪玻璃声。
湖边地皮薄如纸,长堤卷作长江水。

(0)

古井怨

井无水,荒龙死,水底喽喽话红鬼。
仰天夜见黄姑星,长绳卷起天河水。

(0)

嬉春体四绝

花气不成雨,莺声都是春。
戎装飞上马,疑是汉宫人。

(0)

奉谢僦屋

玉山长者有高义,乞与山人僦屋金。
驷马一时皆上客,青娥三日有遗音。
西山涌海当秋后,南斗流江入夜深。
更报大茆张外史,兴来须抱小雷琴。

(0)

玉山草堂(蜀郡虞集隶颜,遂昌郑元祐为记)

爱汝玉山草堂好,草堂最好是西枝。
浣花杜陵锦官里,载酒山简高阳池。
花间语燕春常在,竹里清樽晚更移。
无奈道人狂太甚,时□红袖写乌丝。
玉山主人清且妍,标格噭々中仙。
对花时复得诗句,爱客每能挥酒钱。
寒镫巢雪歌暖响,春水桃源放画船。
我将载酒即相觅,与尔醉倒薰风前。

(0)

浣花馆联句(吴兴赵雍仲穆篆颜,馆之主人顾

大厦千万余,小第亦云甲。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