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卯寒食》
《己卯寒食》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古风

今年客路逢寒食,村落无烟春寂寂。

荒冢累累人不识,芳草凄凄吐花碧。

麦饭一盂酒一滴,哀哀儿女春衫湿。

我过其傍因太息,有坟可酹何须泣。

干戈满地边云黑,路傍多少征人骨。

(0)
翻译
今年我在旅途上恰逢寒食节,乡村里没有炊烟,春天显得格外寂静。
荒凉的坟墓一个接一个,无人知晓,只有凄凉的芳草丛中绽放着绿色的花朵。
孩子们拿着一碗麦饭,滴着一滴酒,悲伤得衣衫都湿了。
当我走过这里,忍不住叹息,既然有坟可以祭奠,何必哭泣呢。
战争遍地,边境的乌云笼罩,路边有多少军人的遗骨沉睡。
注释
客路:旅途中。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
荒冢:荒凉的坟墓。
征人:出征或在外服役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日,诗人在外游历时遇到了寒食节。村庄中没有炊烟升起,只有寂静的氛围。这不仅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的贫困,也透露出战争与动荡带来的荒凉景象。

"荒冢累累人不识,芳草凄凄吐花碧。" 这两句诗中,“荒冢”指的是无主的坟墓,表明战争使得许多生命丧失,而死者甚至连一个可以认定的埋骨之地都没有。而“芳草凄凄吐花碧”,则是对这种荒凉景象的一种反差描写,即便是在这样悲惨的情境下,大自然依旧生长,呈现出一种冷漠与无情。

"麦饭一盂酒一滴,哀哀儿女春衫湿。" 这两句诗则表现了农民在寒食节这一天仍需辛勤劳作的情景,连孩子们的衣物也因为洗涤春天的衣物而湿透,这里体现出生活的艰辛。

“我过其傍因太息,有坟可酹何须泣。”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见证这些情景后,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悲伤。他不禁叹息,但他认为既然有坟墓可以祭拜,就无需再哭泣。

最后两句“干戈满地边云黑,路傍多少征人骨。” 则是对战乱后的惨状进行描绘。干戈散落在大地上,与远处的乌云相接,形成一幅令人心惊的战争画面。而道路旁边,则有无数征人的遗骨,这些景象再次强调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这一特殊时刻的描写,展现了战乱时代下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自然界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对比。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戏题堂前梅

健步移来知未久,危根犹用小栏遮。

似能向我怜幽独,旋放南梢一两花。

(0)

续潘探花捣衣曲

白石砧,秋沉沉。

家家捣衣灯下补,惟有妾家心最苦。

妾初嫁来能几时,良人从军今不归。

去时杨花未飞絮,欲着春衫裁白苧。

秋来暑尽白苧寒,远征未必便可还。

宫裘止是赐上将,良人犹在行伍间。

捣衣捣衣寄将去,闻道分兵又西戍。

茫茫莎草生寒尘,沙场不见愁杀人。

堂前阿姑老,得君早归好。

捣衣捣衣空断魂,因□上有双泪痕。

边功未成君着力,妾身孤单君莫忆。

(0)

吉州寓舍

处世例营营,好山长自青。

鹊毛秋净洁,鸽影夜竛竮。

无客谈时事,听人讲佛经。

虽然非所好,亦足尉飘零。

(0)

寒食日经秀上人房

花时懒看花,来访野僧家。

劳师击新火,劝我雨前茶。

(0)

访淩峰贤上人

步入淩峰阁,寻师师未归。

凭栏寂无语,唯见白云飞。

(0)

送周思道再知汉州三首·其一

千山行尽见平川,鸡犬相闻俗晏然。

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贤。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